北虜是元蒙各部落統一後,實力增強,人員增多,資源有限,生活陷入困境才發生的現象。它既不是起於嘉靖年間,也沒絕於嘉靖年間,更不是嘉靖年間最嚴重。
在對待民族團結上,嘉靖皇帝很講究策略。以一條鞭法為例,後世學者常常批評嘉靖皇帝沒有在全國將其推行徹底。實際上沒有推行的僅僅限於部分少數民族。萬曆年間,張居正在全國不分區域地強行推廣,結果給國家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他自己也死於非命,這就是不講究策略的結果。
嘉靖年間火藥開始用於軍事上。
嘉靖王朝可劃分為三個時期。嘉靖元年(1522)至嘉靖七年(1528)為第一時期,是嘉靖皇帝用老臣、除舊弊,張太後掌權,嘉靖皇帝習政、爭奪皇權的時期。嘉靖八年(1529)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為第二時期,是製定國策、穩定社會、振興經濟、清除障礙的時期,也是大臣們鉤心鬥角,最令嘉靖皇帝頭痛的時期。嘉靖二十二年(1543)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是嘉靖王朝的最佳時期。這期間嚴嵩掌權十九年,因為他對國家的功勞和資曆,基本上沒有人同他爭權。他在已經製定的國策不變的情況下,不斷完善各種機製,使嘉靖王朝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嚴嵩下台後徐階掌權三年,半點兒沒敢更改嘉靖皇帝製定的國策。嘉靖皇帝崩後,徐階全麵複辟,廢除一條鞭等製度,使社會形勢迅速惡化。幾年後海瑞奉旨抄徐階的家,結果發現僅當了六年首輔的“廉吏”徐階兼並的土地數量,竟是實際掌了十九年大權的“貪官”嚴嵩的十五倍之多,金銀財寶車拉鬥載觸目驚心,更非嚴嵩能比。但是在文人的作品裏徐階一直是忠臣、廉吏,嚴嵩一直是奸臣、貪官,悲乎?
嘉靖王朝的經濟發展到底到了什麼程度呢?以文化藝術為例來說。
明朝自朱元璋立國,便傳授給子孫們一個治國的秘訣:文人不能為朝廷所用便殺之,對其同黨找不到判罪的證據就實行文字株連。這樣一來,文人們就不敢亂說亂動了。嘉靖皇帝踢開了朱元璋的這條秘訣,還文人們以相對的言論自由,這才使明朝的文化藝術達到了一個巔峰。中國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水滸傳》,就是由嘉靖皇帝組織當時朝中的頂尖文人,集體修改後才奠定的基礎。《西遊記》雖然麵世於萬曆年間,卻成稿於嘉靖年間。嘉靖皇帝又讓戶部撥專款維修白鹿、嵩陽、睢陽、嶽陽四大書院,下旨各省、府(州)、縣開設書院(圖書館),大量收藏圖書。
一時間什麼雜劇、傳奇、誌異、醫藥、文選等出版物如雨後春筍。僅嘉靖年間出版的圖書,就超過了此前一百多年出版物的總和。除了活字印刷,嘉靖年間還出現了石印、水印、彩色印,讓死氣沉沉的圖書、布匹變得鮮活起來。由此聯想其他行業,無疑也是欣欣向榮,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