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興六年三月上旬,隨著幾場春雨過後,溫度快速回升,院子裏的玉蘭、梨樹、桃樹、月季等相繼開花。
上巳節這日,吃過早飯後,王龐、王斐、秦氏便帶著幾個孩子乘船,去往西月山春遊。
上船後,王龐、王斐、王琮站在船頭船弦處,一邊望著兩岸的風景,一邊討論著最近邸報中的內容,但大都是王龐和王斐交流為主,王琮更多的是學習如何解讀。秦氏則帶著王琦,在船外略站了會兒,便回了船艙向王琦交代著一些事情。
王琅本也想回船艙休息,卻被秦瓔拉著在船上到處跑來跑去,跑累後又被拉著一起,站上小凳子,趴在船舷上看沿岸的風景,見偶有江豚躍出水麵嬉戲,兩人都興奮地驚呼。看了一會兒,見江豚已遠,過了驚奇的勁兒,王琅背部感覺到一絲涼意,便對秦瓔道:“妹妹,我們回船艙吧,今日母親帶了藕粉桃花糕。”
這是秦瓔第一次坐船春遊,也是第一次出村,欣賞完古代的造船技術後,又欣賞了下沿岸的風景,看了一會兒,秦瓔覺得自己的新鮮勁也過去了,聽到“藕粉桃花糕”,隻覺口內生津,快速跳下小凳子,等王琅被抱下凳子後,拉著王琅一起回了船艙。
“母親母親,藕粉桃花糕。”秦瓔拉著王琅的手,仰著大大的笑臉跑到秦氏的身邊。
王琅則是喊了聲母親後,便轉頭看了看桌上的幾個碟子,見其中一碟裏正是藕粉桃花糕。
秦氏見兩人進來,便停了話語。見她們的饞樣,知道他們素來喜歡甜食,又想著待會兒在外午餐也不知他們是否吃得慣,便吩咐立春帶他們淨手,親自夾出四塊分至兩盤。
“一人兩首關於春天的詩,不可相同,一首一塊藕粉桃花糕。”秦氏看著王琅和秦瓔,知道他們最近背了不少關於春季的詩,想著西月山可能會遇到的人,便提前考考他們。
“妹妹先來。”王琅主動相讓。
秦瓔想了下王琅的記憶力,便先背道:“《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背完後,秦瓔便仰著頭看著秦氏等誇獎,雖然想想自己的年齡有點羞恥,但是還是喜歡聽各種好話怎麼辦。
秦氏摸摸秦瓔的頭,“瓔姐兒真不錯,雅言比前幾個月又有了進步。”說完便點點裝了兩塊藕粉桃花糕的碟子。
秦瓔看了看,決定先不吃,等王琅背完後一起吃。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王琅很快便接著背出兩首。
秦氏同樣誇完後摸摸王琅的頭,示意他帶著妹妹坐到桌旁去吃。
吃完漱口後,秦氏又提醒了幾個孩子,下船後一定要跟緊大人或者仆人不要亂跑。
很快,船便到了西月山渡口,秦瓔牽著秦氏的手下船,向不遠處的山腳行去。此時山腳附近已變成了一個小集市,河邊也有些花農邊走邊提著籃子賣著培育的花枝。或許是因為習俗的原因,秦瓔看見很多年輕男女在河岸簪花折柳,遠處山腳的桃林也有不少年輕男女穿梭其間,甚至有些活潑的還站在遊船上,在船夫的引領下對起了山歌。
很快,秦氏牽著秦瓔離山腳越來越近,人也越來越多,秦瓔便隻能透過家中仆人間的間隙,僅看見附近的行人或者攤販,但身處其中,隻聽著叫賣聲秦瓔也覺得滿滿的新奇。明明都是百裏之內的人,方言卻有很大不同,穿行而過,秦瓔覺得自己最少聽到了三種方言。
大人們並沒有在山腳處停留,也沒有選擇租用轎子,而是沿著石階直接向山上行去。秦氏見上山的路上,人流並不太多,又有仆人四周圍著,便放開了秦瓔的手,讓她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