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叔以後有事直接吩咐便可,那瓔姐兒就留下來,麻煩師叔的教導了。我先回去了,酉時正點左右我再派人來接她回家。”秦氏向海金行了一禮後,便打算退去。
海金見狀起身相送,秦氏忙道不必,應答間海金堅持將秦氏送到了偏院門口。互相告別後,秦氏帶著立春跟著涅生出了院門回了家,荷香則留下來看顧秦瓔。
海金先是帶著兩人,進入旁邊另一個開著窗的南廂房內間,然後從房內的一個木架上取出一套鐵質藥碾子遞給荷花,讓其放到廂房正廳桌上,又從櫃子上的一個大瓷壇內取出一包藥包。海金將藥包打開,秦瓔見到裏麵是十幾塊顏色和大小都不一樣的骨頭,有淡灰白、淡黃棕、淺粉色的,還有夾有藍灰色及紅棕色深淺粗細不同的花紋的骨頭。
“瓔姐兒,你可知這是何藥?”海金有意考考秦瓔。
秦瓔拿起一塊看了看,顏色乳白,斷麵處有蜂窩狀小孔。拿起聞了聞,基本沒有味道。又用指甲刮了刮,才回道:“回師叔,這些都是龍骨,主要以象類、犀類、三趾馬、牛類、鹿類等骨骼埋於地底化石製成。味澀、甘,性平。歸心、肝、腎、大腸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固澀,收斂之功效。常用於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驚癇癲狂,頭暈目眩,自汗盜汗,遺精遺尿,崩漏帶下,久瀉久痢,潰瘍久不收口及濕瘡。內服可煎湯或入丸散。外用可研末撒或調敷。”
海金見秦瓔居然不單快速回答,還會舉一反三,心中很是滿意。“可在醫書上看過一些針對具體病症的藥方。”
秦瓔看了看桌上的酒,點了點後回道:“回師叔祖,治婦人無故尿血,可取龍骨五兩,治下篩,酒服方寸匕,空腹服,日三。治湯火傷,可取龍骨、生石膏、大黃、兒茶各等分,共研極細末,冷茶水調稀糊狀。敷患處,敷後用紗布蓋好(麵部可不蓋),每隔一日換藥一次。”
海金挑了挑眉毛,本意是想考考她所讀醫書程度,居然還有意外驚喜,“這第一個,治婦人無故尿血,我知道出自千金方,第二個是出自哪裏?”
秦瓔想著以後自己肯定會有,現今醫書之外的內容用出,不如提前乘機合理的適時暴露一些,以免突然呈現引起更大懷疑。“在外祖父藏有的一本古醫書中,夾雜的一張方子,可惜未見作者其名。”
海金想了想,以醫者的地位,所著內容,常不得重視,不留發明者其名的古方更不在少數……什麼時候,醫書也能像聖賢古書一樣流傳千古,不斷源脈呢?
“看這藥方配伍倒是不錯,有機會時可嚐試一二,試一試療效。”海金心中另有數個對症治療不同程度燙傷的藥方,所以對於此方的試驗暫時沒有很急切的需求。“可知治下篩是何意?”
“中藥的一種製法,指將一種或幾種藥材,進行焙幹、碾細等後,再通過使用細篩得到更為細膩的藥物。”
“不錯。”話畢,海金挑出數塊龍骨,又找來另一小瓷罐,安排荷香去往廂房廳堂將所有龍骨碾磨成粉後裝入小瓷罐中。見涅生已送完秦氏回來,便將荷花交於涅生安排。他則帶著秦瓔認起了內室的藥材,其中一些他自己新發現的,帶有藥毒兩用的藥材更是細細講解。見秦瓔一邊認真地聽,一邊用炭筆在紙上寫寫畫畫,便低頭看了看紙上的字。或許是因為年齡太小,又用了一隻手拿著木板抵在胸口固定,寫的字略有些歪扭,但字卻似乎都寫對了,倒是和傳統學醫的小藥童不同,他們大都是通過藥名、病症等入門習字。想了想,覺得秦瓔的情況其實和一些久試不中棄文學醫的學子有些類似,可以自行通過醫書自學醫理,隻是年齡更小罷了,那教起來應該會方便不少吧。要不,試著多增加些量,探一探她的悟性和記憶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