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捕獵(1 / 2)

第10章

許嘉今天打算上午繼續去森林裏,尋找一些能用的東西,下午回來生火,在夜晚降臨之前,把火生起來。

早晨洗漱的時候,她捏著空空的牙刷和牙刷杯,就著河水刷了個寂寞的牙。

露營之前,周倩說自己帶了牙膏,許嘉就沒有帶,結果現在連牙都刷不了。

不過很多紀錄片裏都說,草木灰有清潔功能,可以用來刷牙。

生火這事,看來要盡快才行。

洗漱完畢,許嘉喝掉那瓶酸奶,吃下最後一個麵包,當做早餐。

麵包有點變質,吃進嘴裏微微發酸,她麵不改色咽了下去。

之後她又看了下野雞,本來許嘉還以為會有野獸半夜來偷雞,然而並沒有,昨夜風平浪靜,安詳地出乎意料。

盡管如此,她仍是去旁邊不遠處的灌木叢裏,折了許多帶刺的荊棘,蓋在野雞身上。

之後她又在鍾上,根據光影的指向,刻出日出的時間。

做完這一切,許嘉穿上外套,背上包,踏著晨光走入山林。

她走的仍是昨天那條路,之前留下的印記還在,一邊走她一邊用手裏的棍子敲敲打打,折斷前方擋路的草木,撥開攀爬的藤蔓,企圖開出一條路來,這樣往後再進山,也能輕鬆許多。

有過一次經曆,這回再走速度也快了許多,大概隻花了半小時,她就走到昨天抓野雞的地點。

許嘉蹲下身,伸長手臂去夠灌木底下的雞窩,然後一顆一顆把裏麵的雞蛋摸出來。

接著她繼續前行,因為前方的路沒走過,速度便又慢下來。

開路這種事,總是沒那麼容易的,許嘉也不急躁,她向來是個穩得住的人。

上學那會兒老師就常誇她心態好,高三衝刺階段,有不少同學受不了重大壓力,成績波動起伏比較大,許嘉的成績卻一直沒變過,始終是班裏第一名。

平時上完課,她還會看課外書和電視,老師也從不說她。

現在,她不需要上課了,也不用去思考大學選什麼專業,未來從事什麼工作,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似乎現實一瞬間離她遠去,那些沉重的、壓在她身上的負擔,全都消散一空,她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發自內心的輕鬆,仿佛脫去了一層束縛,就連行走時的腳步,都變得格外輕快。

許嘉知道,這種滋味叫自由。

從今往後,她不用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因為這裏除了她再也沒有旁人。

她可以好多天不洗頭,能夠隨意在河裏洗澡,不必再有一丁點兒羞恥之心。她願意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餓了就去找食物,不餓就躺在大石上曬一天的太陽。

她成了一個絕對自由的人,就像叢林裏的一棵樹,在這大地上肆意生長。

許嘉一點點往前走,四周叢林深茂,綠樹參天,清寂又熱鬧。樹上、灌木裏時不時傳來異響,是不知名的小動物跑過的動靜,她原來會一驚一乍,如今已經適應良好。

這樣走了一段路,許嘉看見不少絨絲樹。至於果樹就很少見了,昨天在林中找到的那五種果實,這邊她也見到兩種,堅果和甜瓜,她摘到了兩顆甜瓜。

這種感覺像在尋寶,頗有趣味。

自從接受現實、調整好心態之後,許嘉心情也得以轉變,她努力讓自己不去亂想,盡力接納這個世界,用積極的、陽光的眼光去看待這裏的每一件事物。

在叢林中生存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或許有人說食物的匱乏,有人說危險的環境,但實際上,這些都能夠通過努力去克服,唯獨一樣東西難以抵抗。

那就是孤獨。

長年累月的孤獨,孤身一人生活在一片荒蕪人際叢林裏,或許最初有人覺得輕鬆,感到脫離了現實的樊籠,回歸自我與本真。

但不用多久,就會感到無窮無盡的孤獨與寂寞。

沒有人與之交談,慢慢地就會喪失語言能力,越來越自閉,越來越沉默。

人是社會性動物,本能便向往與其他同類建立社交關係。

對於愛的追逐,對於自我實現的渴求,是刻在人類骨子裏的,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一項證明。一旦失去這些東西,精神就會出問題,或是患上抑鬱症,或是變得孤僻冷漠,逃避人群。

許嘉不知道那一天什麼時候到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它來得晚一點。

“沙沙——”不遠處傳來枯葉被踩踏的響動,緊接著頭頂便有飛鳥倏忽盤旋而起,空氣中充滿了危險又緊張的氣息。

飄遠的思緒被拉回,許嘉站住腳步,小心翼翼打量四周。

這種情形她已撞見過不少次,大都是什麼動物在捕獵,許嘉悄悄往旁邊走,躲進一棵粗壯的巨木後,屏息靜氣觀察。

她沒那麼多好奇心,每次遇見這樣的狀況,都會躲起來等待動靜平息,才會繼續向前。

也正是因為處處謹慎,至今她都沒怎麼碰見大型肉食動物,見到也都能夠遠遠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