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夏,慶脆脆給家裏定了計劃。
頭一件,在鎮上的鋪子得盡快落定。
第二件,在花溪村的新房子得趕快蓋好
第三件,三葉子得學會一百個大字。
前兩件是丈夫和她自己的,他們當家領門楣過日子,自然不能稀裏糊塗得來。
三葉子年歲也大了,雖然人瘦小,但是三個月好米糧跟上來,長高一匝,臉蛋上也長肉。整日幫著家裏做事,給送魚的人寫牌子,跟著慶脆脆學算籌。
閑的時候,在村裏和小孩子們一起玩。
聽了二嫂子的計劃,三葉子狂點頭。
嫂子說了,認得字多了將來自己給村裏人寫信念信,也能養活自己。自己學得了本事,誰都搶不走。
一家三個都有要做的事情,王二麻子每天拉著騾子辦事,先出門去鎮上送煙熏過的海貨,送完貨從鎮上買好東西,若是沒耽誤時間就去碼頭走一遭。
碼頭收魚的事情現在全由楊狗蛋在做,他一個人領受不來,慶脆脆另請了花溪村一戶老實人家的兒郎相幫。
楊狗蛋機靈,往日收魚是從一條條船上跑,漸漸做熟悉後,在碼頭不遠處支起一個小攤,大木牌子一立,那些趕海的人家自去尋他。
他算賬目,另一個幫襯的檢驗核定,兩籮筐一滿,手腳麻利地花溪村去。
慶脆脆信得過他們,但是也不能完全脫手。
上一世跟在白家主母跟前,聽了不少底下管事糊弄東家的事情,慶脆脆讓王二麻子時不時來一次,一是盯著如今海貨的行價,另一方麵也存了心思看看楊狗蛋兩人老實不老實。
居中做差價的事情很容易,在她這裏是一個行價,在漁家跟前是另一番價錢,兩相一勾兌,可不就賺到利潤了?
不過幾次去,都瞧著人本分做事,慶脆脆覺得楊狗蛋的品性還可以。
逢一次下工,慶脆脆將人叫到屋子裏說話。
“如今生意好,我和你王二哥有心在鎮上開鋪子賣幹貨。原本想著叫你去鎮上做掌櫃,但是收魚的事情你做慣了,其中細節門道別人不如你,所以我想著在碼頭邊上買一間小門臉。”
一聽小門臉,楊狗蛋眼神一亮,猜測:“王二嫂子,這門臉是不是專門收魚的?”
慶脆脆點點頭,“不僅是專門收魚,還收其他海貨。你得學著做海貨的報價簿子,學著算賬,每半月來我這走一趟,一是領工錢,二是和我對賬。”
楊狗蛋越聽越歡喜,這不是鎮上那些體麵大管事做的活嗎?
村子裏隻有趙家大房的叔子在鎮上做管事,成日裏牛氣得很,鼻孔都要朝天了。
歡喜過後又有些不好意思,“我不認字,也沒做過賬本,要是料理不來”
慶脆脆寬慰地笑了笑,“我以前也不會,還是跟鎮上酒樓的賬房看了好幾次才學會。你王二哥以前也不識字,現在不也照貓畫虎,學了齊全。”
說著將一個小簿子遞到楊狗蛋跟前,一一教了做賬是怎麼個門道。
前後學了三四趟,楊狗蛋就能上手了。
再來一回,那小簿子上已經寫得有模有樣,除了有些字模樣醜些,但是意思到位。
慶脆脆讚賞地翻翻,將一小把算盤遞過去,“閑了,你自己巴拉巴拉,不難,你腦子靈光,相信自己。”
楊狗蛋接過新算盤,明白這個收海貨的管事位置自己是拿穩了。
做了管事,王二嫂子不是東家,東家說一個月給固定工錢兩百銅子,要知道趙家大房叔叔一個月才一百七十個銅子呢。
而且東家說年底算總賬,要是盈潤不錯,還有三兩銀子的分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