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38章 那是掙了咱們的錢(1 / 3)

村裏人聽過王家在鎮上的鋪子開業後,逢上趕集就要去看看熱鬧。

畢竟花溪村窮了十來年,還是頭一回有從村裏走出去,在鎮上做生意的。

看過熱鬧回來的人聚在大樹底下,說得眉飛色舞,逢有激動處,唾沫星子都要飛上好一會兒呢。

李婆子在花溪村活了六十來年,去鎮上的次數一個巴掌就數到頭了,加上孫子輩,她家八口人守著地裏的莊稼過了一輩子,不窮也不富裕,鎮上那是什麼人家都能去的?

聽說喝一碗街邊的白水都得給一個銅板,嘖嘖嘖,糟蹋錢。

她一貫是被人群圍在中間的那個,這一次卻隻能站在邊緣聽了耳朵熱鬧。

她眼紅王家二房的好日子,當初王二媳婦那個不知禮數的爛貨在裏正那處告歪狀,連帶著她受了好一段時間村裏人指點。

不過心裏罵罵咧咧,嘴上倒是老實。

她家男丁五口,原本家裏地才一畝半,村裏換成均田後,到手不多不少,還是原來那些。

為了村裏的民憤,裏正給每家都舍了些銀錢,所以比起其他門戶,她老李家不僅沒損失,還白占了便宜。

她最開始害怕王二媳婦小心眼,村裏人都往海上撈魚,她攔著不讓兒子去。要是費上小命,王二家的不收,豈不是虧了漁網和漁船的銅板。

她家不好去,瞧著其他家從海上止不住地掙錢,忍不住叨叨嘴,出海會死人的,出海觸怒了龍王爺,刮上海嘯來。

有家裏長親在的,年輕時候見過海嘯,攔著小輩不準出海。

可村裏地不多,過了忙的時候,隻能窩在村裏大道上瞎扯淡。閑的閑死,忙的忙死。

花溪村人不送海貨了,倒是外村人源源不斷地往這頭來。

曾經往王家送過魚的人偷偷算計過,王家小院一天少了能收七八百斤海貨。算下來,一天就往出送五六貫錢。

這老多錢,自己村掙不上,全落在外村人手裏哪還行。

一個重新出海,一連串都開始做。

李婆子也安分了,回家吩咐兩兒子麻利些,這不,前後一個來月,家裏有了二百來銅板的進項。

二兒子不會浮水,每次就在碼頭上等著,這份錢全是老大辛苦的。

此時再聽村裏人說鎮上王家生意多紅火,炸魚有多香,李婆子插嘴道:“一群沒見識讓家人當猴耍的地裏耗!”

正說得起勁的那人瞪她,“李婆子,你咋罵人咧?”

李婆子往身後的大樹上一靠,翻翻眼皮,“罵你?我叫喚你名字了?”

她癟癟嘴,一邊搖頭一邊道:“一群棒槌。你以為王家生意紅火是她家的本事?”

有人看不慣她發酸,懟回去,“不是人家的本事,是你的本事?你看不起人家,那陣說人王二媳婦這不好那有問題,那你咋讓你兒出海往王家送,你老李家掙錢了吧?”

“說得不是。李家兩兒了,掙了不少了”

“我和他一前一後稱分量來,每一回都二十來銅板”

“去了幾回?”

人群議論紛紛,眼看就要算清楚自己家到底掙了多少。

李婆子趕忙揚高聲音——

“你們以為是你們掙了王家的錢了?屁!是王家掙了咱們的錢了。誰家說的鎮上王家鋪子多紅火,那是哪裏來的紅火?要不是咱們村裏給他家送魚,王二家的鋪子能起來?”

人群靜了一瞬。

“是這個道理。”

“你看看王二家,三個人,小的帶病,大的倒是厲害,剩下一個做針線打理門戶的,要不是咱們送魚給她家,累死一輩子哇,能在鎮上開鋪?”

“我可打聽過,那間鋪子十三兩銀子才買到手的。”

這話震驚了所有人。

十三兩?地裏頭十年的收成呢。

“鎮上的鋪子能不貴?掏得起十三兩,說明手上還有第二個十三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