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去上自習,聽到大家議論紛紛。一個大三的漂亮女孩子在一路車上被歹徒當眾強奸,任憑女孩怎麼叫怎麼哀求,無一人伸張正義,甚至沒有人報警,任憑女孩被糟蹋,歹徒發泄完肉欲揚長而去,女還最後精神失常。
他們不是啞巴,他們也沒有癱瘓。
一個人是有罪的,一個人是無辜的,全車其他二十多個人是應受到責備的。
麵對著這熟悉的場景,人們的心在逐漸麻木。我們的心能真的這麼麻木下去嗎?
我們不禁要問這本不該發生的為什麼老發生?責任在誰?問題出在哪?
責任在製度。見義勇為者,有的被賴為凶手,好心被當成驢肝肺,怎不令人心寒,怎不令人氣憤,“打死我也不幹這樣的事”;有的被打成了殘廢,長年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見義勇為者,理應得到精神的嘉獎和物質的報酬,事後它們理應像普通人一樣有滋有味地生活。見義勇為者他是人,他也要生活,賣商品者要賺錢,那為什麼見義勇為者就不能得到物質報酬呢?你不能為了得到大把的錢而去幫助別人,這是有別於商品買賣的;然而見義勇為者尤其是身心受到傷害和財產遭到損壞的卻不能不要報酬,他們得醫治傷害,在這一點上,它與商品買賣是相同的。
責任也在民眾。人與人是獨立的,人與人又是相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同時更有自己的不足。別人擅長的,可能就是你的空白地帶,相互協作與幫助,就可以取長補短,互惠互利。親愛的朋友,這是你為什麼不伸出友誼之手呢?那也是幫助你自己呀?
一支蠟燭的光亮你一個人肯定用不完,為什麼不讓別人也沐浴著這燭光而工作呢?它絲毫不損害你的光明,一點也不妨礙你的行動呀?分己之燭光於人而絲毫不損己之明何樂而不為呢?
你有能力,當時的情況又允許,雖然不一定有立即的回報,你也應該幫助別人。因為這時你沒有損害,或者損害很小;因為它日這種相似的善行也許會幫了你的大忙。收獲與付出大致對應,收獲與付出並不總是一一對應的呀?
也許你沒有能力幫助他人,你當然可以不幫助別人;也許當時的情況不允許你伸出勇敢的手,你當然可以沒有表示;也許你不想做善事,你有權利不做;但是如果有人行善,在播撒著愛,你可不應該認為主人是傻瓜,你可不要認為主人是在逢場作戲,你可不要非議呀!
綠意盎然、鮮花盛開、十裏飄香的春天,是地球最美麗的季節。我們冰冷的心因為沐浴著陽光而溫暖,我們陳舊的生命因為有了激情而年輕,我們的周圍因為有了善與愛而燦爛。
如有可能,動一動善念,灑一灑愛意!
-----------------------------------
行文至此,武漢的櫻花盛開,到處都是潔白的花朵,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使學子和遊人陶醉其中。
中國是曾經的理想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可是為什麼抗日戰爭時那麼多的漢奸和偽軍;五千年的文明國度今天的人們為什麼如此缺德?
社會對普通民眾的道德水平並不高,不要求舍己為人,更不要求大公無私。在市場經濟社會裏,具有獨立和自由人格的人的“自愛(基於個人利益的利己主義”具有自發的趨向美德的內在力量;國民的物質富裕與道德將同時實現。(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
【對這一問題感興趣或者有研究的,請發信到[email protected]和綠樹交流。】
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