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石頭(1 / 3)

減宣帶人去抄張湯的家的時候,陳阿嬌正好走到那裏,張湯的死已經成為定局,陳阿嬌無力改變,她甚至無心去關心劉徹到底是什麼反應。

聽說那一晚,劉徹在宣室殿前麵站了一宿,直到第二天上朝。

她來的時候已經遲了,庇佑不了張湯,她最起碼還能夠庇佑他的遺孀,然而迎接陳阿嬌的,是滿目的白。

人還沒下葬,屍骨未寒,靈堂都沒起來,掛一片黑白,陶氏與自己的兒子們已經披麻戴孝了。

減宣官威的確很大,雖然他沒有想到張湯會那麼突然地就自殺了。狐疑的減宣還一度以為是陳阿嬌的緣故,他甚至懷疑張湯與陳阿嬌之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事實上,減宣也的確將自己的疑慮告訴了劉徹。

那一天,他將張湯自刎的消息傳到了陛下處,劉徹埋著頭,看不清他的表情,甚至沒有對他說的話給予任何的回應。

減宣自己認為劉徹是默認了,所以帶著人來抄家。

其實人死如燈滅,抄家不抄家又能怎樣呢?

陪著陳阿嬌來的,是曾經與張湯有過交集的趙婉畫,現在趙婉畫過的是清心寡欲的日子,陳阿嬌總覺得她消失的那一段時間一定發生了什麼故事,可是她不問。

傷口,總是要自己舔的。

在車上的時候,陳阿嬌就看到減宣了,不過這個時候的減宣一臉的晦氣,似乎發生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道上麵遇見,減宣也看到了陳阿嬌,卻沒有行禮,陳阿嬌也沒有介意,隻是用一種平淡的目光看著他。

接著車子就過去了,陳阿嬌來到張湯府上,一片狼藉。

陶氏竟然沒有哭,小安世眼圈是紅紅的,陳阿嬌出現在門外,慢慢地走進來。

這個時候,陶氏回過頭,看到陳阿嬌,麵無表情,等她走近了,竟然笑了一聲:“殿下這個時候來,是看笑話的嗎?”

她知道陶氏其實一直不喜歡自己,就像是她早已經知道張湯壓抑的感情,她原本是不怎麼清楚的,如若不是被劉陵死前那隱晦的一句話道破,現在陳阿嬌都不會知道。

隻是感情的東西,從來無法回應。

這個時候陶氏能笑得出來,陳阿嬌卻笑不出來,她隻是蹲下來,看向張安世,張安世就站在自己的麵前,這個不久之前還跟浮生一起伴讀的孩子,淚痕未幹,沉默地站在那裏。

陳阿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伸出手去,想要摸一摸這孩子的頭頂,卻被站在一旁的陶氏一手揮開了。

她看向陶氏,眼底並沒有什麼驚訝,仿佛對這一幕早有預感,隻是站在陳阿嬌身後的趙婉畫卻有些不分,然而這裏畢竟是張湯的家,陶氏又是張湯遺孀,她怎麼做,都不會錯的。

陶氏迎著陳阿嬌的目光冷冷道:“殿下逼死了他,還不夠嗎?”

有的事情,隻要刻意想打聽,沒有什麼不能知道的。

張湯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不是自己的妻子,也不是自己的孩子,更不是什麼至交好友,而是陳阿嬌——這個大漢朝身份尊貴的女人。

陶氏不喜歡陳阿嬌,作為張湯的妻子,她又如何不知道張湯內心的變化?隻是她不說,將自己所有的猜疑都咽下去。張湯是個很自律的人,他習慣於逼迫自己,所以他不會做出任何越界的行為。隻是原本她以為張湯無情無愛,最後卻讓她看到了陳阿嬌的出現。

現在張湯已經自刎,曾經不能說的,她現在都想說出來!

然而在她開口之前,陳阿嬌淡淡的一句話,讓她忽然什麼也說不出來。

陳阿嬌說:“煙雲散了,恩怨解了。”

陶氏忽然就跪在地上哭起來,號啕的大哭,張安世年紀小,可有時候他可能才是最明白自己父親的人,他曾經給浮生建議,將張湯的碗蓮給陳阿嬌,隻有他自己知道,那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