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身世(2 / 3)

她平時最愛和同學們在塵土飛揚的操場上追逐嬉鬧,也會和小夥伴們撿起地上的一些枯黃的葉子,捏碎之後,揉在一起,變成柔軟卻藕斷絲連的一坨,還可以扯開變成一張網。

勞動課就是真的去老師家參加勞動,摘花生,割小麥,掰玉米,剝豆子等等。

他們的教室是一間很大的茅草房,房頂很高,房子很大,偶爾會有燕子或者喜鵲從開著的門外飛進來,在房梁上築巢,嘰嘰喳喳地叫著,老師也不敢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小朋友們偶爾跑神,抬頭去看燕子築巢,幸運的還能被鳥屎砸中,引得全班一片笑聲,不失為小小的樂趣。

教室的玻璃有幾塊是沒有的,也舍不得換,用報紙糊著,夏天倒是涼快,冬天的時候,北風吹得呼呼的,小朋友們穿著厚厚的棉襖,凍得直跺腳。

一年級是全校人數最多的,從二年級往上,人數依次遞減,到六年級就隻剩幾個人了。其實原因很簡單,村子裏的勞動力都去打工了,隻剩下留守的兒童和老人。一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也相對聽話,加上小學不交學費,很多家長就把孩子留在老家養兩年。

等再大一點,很多家長就選擇把孩子送到鎮上的寄宿學校。原因有二,第一村子裏的學校隻有五個老師,每個老師負責一個班,教學質量堪憂。第二,孩子已經不太聽話,家裏的老人也不怎麼管得住孩子,就送去寄宿學校讓老師管教。寄宿學校每周隻回家半天,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離家在外的父母就不會擔心孩子沒人照顧。

小桃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因為他的父母因為年過四十,已經不去遠方打工。母親在村裏的小型服裝廠做衣服補貼家用,父親則跟著村裏的幾個勞動力,在附近村或者鎮上,誰家有蓋房子或者裝修之類的活計,就搭著火做一些。

媽媽王淑芬,性格保守,不善言辭。父親是個莊稼漢,沒有多大抱負。

她還有一個奶奶,性格強勢,她是個典型的、思想封建的老太太。小桃剛來的時候,奶奶非常不喜歡她,不僅因為她是收養的,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更重要的是她不是男孩,無法給家裏延續香火。

平日裏,奶奶會碎碎念幾句,指桑罵槐說幾句,小桃就默默地察言觀色,努力討好奶奶。她會趁著課餘時間和小夥伴們去放牛,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她也會踩著凳子給奶奶做飯。奶奶不高興了,罵她幾句,她也不生氣,悄悄地躲到沒人的地方去。

她每天最歡樂的時光就是在學校學習,她的成績一直很穩定,字寫得也漂亮,老師們也都很喜歡她,同學們也喜歡和她玩兒。

但,好景不長。

有一天,媽媽從鎮上的醫院回來,臉上的表情愁喜交加。一進家門,就去了奶奶的屋頭,不一會兒,奶奶就高興地衝出院子,對著天空一陣大呼,像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

後來才知道,四十多歲的母親因為許久沒來例假就去鎮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他們雖然已經收養了小桃,卻從未放棄過有自己的孩子的想法,一直堅持不懈地治療,終於還是懷上了。

奶奶對小桃的態度就更加冷漠,回家也隻給她留些殘羹冷炙。她一季隻有兩套衣服,僅能換著穿,是媽媽在服裝廠用碎布頭給她做的。但小弟弟的衣服,在沒有出生之前就已經準備了好幾套了。

父親覺得家裏以後的開銷會很大,也跟著村裏年輕一點的人到更遠的地方去打工去了。母親雖然是高齡產婦,但好在身體底子好,懷孕的過程沒有多少痛苦,甚至可以繼續在服裝廠幫工。

九個月之後,弟弟悄無聲息地來到人間。是個健康的男嬰,起名叫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