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後人一怔,笑容凝結。
“你知道為什麼當初我會放棄你嫁給清赫嗎?我父為朝中重臣,而你身為皇子,因為我父於你有師恩,你便常常來我們府中拜訪,漸漸的我與你積下了這青梅竹馬之情…那年我十五歲,即將行及笄之禮,我早已決定非你不嫁…”
“那天,我們一同約好去堯棣寺,我心中雀躍等你一起去寺後梅園賞梅,你卻和三弟在寺中下了半天的棋,即使我和清赫在一旁相談甚歡,你也一點反應都沒有…後來我故意和清赫進入梅園,心想,隻要你表現出一絲不悅,我便原諒你的行為…”
“可你看起來還是那樣淡漠,仿佛世間沒有任何事物能入你眼…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同你認識了這麼多年,我還是不懂你,你給人的感覺是那麼遙不可及,讓我覺得自己永遠也配不上你,永遠也走不進你的心裏…”
簾後人心疼的看著這個從小到大不斷給他帶來溫暖的人,腦海中想起了八歲那年,他因功課剛被周太傅訓斥了一番,想起對自己要求嚴苛的父王,害怕被父王知道了又要遷怒於母妃,於是垂頭喪氣的走在周府花園中,在一片姹紫嫣紅中,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突然出現在他麵前,她的臉上綻放著明媚的笑容,脆生生的喊他“陵蘇哥哥”,那一刻驅散了他心中所有的陰霾。
他的母妃出身卑微,卻生出了世人眼中天資聰穎的他,於是母妃唯恐被人挑出錯誤連累於他,在日日的膽戰心驚中竟年紀輕輕就容貌早衰疾病纏身,從此更不得他父王的喜歡。
有時候他常常想,為了能讓母妃活的更舒心,他寧願舍去天資,不要父王的寵愛。
可後來母妃還是死了…因他而死…
他被策立為太子那天正是母妃頭七,他瞞著父王,在錦衣華服之下是一身縞素,悄悄跑到了周府,同韶之一起祭奠母妃。
韶之對他說:“陵蘇哥哥,我會跟母妃一樣愛你的…”
他的眼淚登時奪眶而出,緊緊抱住了她,並暗自發誓,今生一定會好好待她…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那天他回到宮中,竟意外聽到了父王跟丞相的談話。
父王說,內有權傾朝野的擇大將軍父子居心叵測,外有日益強大的北漠苗疆虎視眈眈,朕想好好將太子培育成一代明君護我旭國,可惜太子過於感情用事,冊封太子之日竟然跑去祭奠麗妃。如果能讓太子斷絕這些不必要的情感,朕寧願將太子身邊所有在乎的人除盡…
聽完,他發瘋似地跑回了宮殿,躲在被褥裏痛哭了整整一夜…
從那以後,他克製和壓抑住所有的情感,對每一個人都是冷漠疏離。
因為,他想護住他珍視的人啊…
可沒想到,他卻因此失去了此生最重要的人…
此刻,他多想用懷抱給予她安慰,多想擦拭她滑落的淚珠,但他知道,他皇位被奪自身難保,一個將死之人,又有何能力去被她依賴呢?
與其讓她在自己這裏尋求短暫的安慰,不如不要給她被慰籍的依賴感,讓她可以勇敢堅強的走下去…
所以,最後他隻能停留在了原地,繼續扮演著那個無欲無情的人,緩緩說道:“韶之,如今擇沐景登基為帝,你夫君清赫和大哥周昭皆為功臣,所以,你當初沒有嫁給我是正確的…以後,你會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
女子淒婉一笑,道:“陵蘇,你又何必諷刺我…你以為,失去了你,這世間還有我在乎的嗎?”
簾後人苦澀地說道:“你父親為我而死,你三弟又因我之故被擒,你若再因我痛苦一生,我死後豈能瞑目?”
“那就…不瞑目吧…沒有你的注視,韶之會失去勇氣的…就這樣一直看著我,不要收回你的目光,直到我來黃泉路上找你…”
女子緩緩轉身離去,削瘦的背影是毅然而然的決絕。
旭國丙申年元月,旭國最後一位帝王陵蘇以血作書,在牆壁上寫道:
百年有兩恨,恨恨毀餘生。
恨離少年戀,恨登龍庭殿。
曾問君何求,求履至尊門。
回首天子身,賢後換她人。
紅顏化枯骨,輪回無返顧。
龍登鳳凰台,自撫合歡木。
他們都知道,一些人,一些事,一朝錯過,便是永生不得。
也是當天晚上,藏在周韶之輦車隊伍裏的擇沐景成功混進皇宮,化為刺客將陵蘇殺害。
陰暗潮濕的囚牢裏充斥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和皮肉燒焦味。
周韶之素顏白衣,跪在囚牢外拚命拍打著牢門,淚水嘩嘩流下:“不……三弟……三弟……朱尚書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