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皇後駕崩2(1 / 1)

敬王蕭炎封地南淮,距離京城往來馬不停歇要七日之久,因先收到飛鴿傳書,驚急之下急忙動身趕回宮裏。

郡主墨兒惦念六哥哥,非鬧著跟來,父女倆騎著千裏馬日夜兼程,這才在第三日深夜趕了回來。這不,大人還好,這小孩子可真是難為了。

以前墨兒經常來宮裏玩,葉皇後也很喜歡墨兒,給了她一塊令牌,隨時可出入後宮。有這塊令牌,父女倆這才能在深夜得以進宮吊唁。

皇後駕崩,舉國百姓舉哀守孝七天入殮,君王不上朝。

德政殿裏,天昭帝晏殊一身素衣坐在龍椅上,右手輕轉著一串碧玉珠,臉上神情不明。

旁邊的小太監肅喜弓腰立在一旁,大氣不敢出。剛剛玉貴妃遣人送來燕窩粥,皇上隻是擺了擺手叫放下,粥都快涼了,皇上還未動一下。

自皇後薨世,皇上就時常這麼坐著,也很少去皇後靈宮,也不去後宮其他處,就在自己寢宮或德政殿這麼幹坐著,沒人猜得透心思。肅喜暗自思忖:皇後並不受寵,皇上一年間去皇後宮裏寥寥可數,可如今離世,看這樣子倒像是感情很深的樣子。果然帝王心不可測啊。

忽有下人來報,敬王殿外求見。眼睛輕眯,晏殊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輕喝道“傳!”

少刻,蕭炎隨傳喚宮人進來,向晏殊躬身一禮,“塵蕭炎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嘴角仍然是那抹疏離的笑,伴著德政殿裏香爐的淡淡香氣,晏殊緩緩從龍椅上站起,負著手信步踱到蕭炎身前。

“敬王還真是神速啊,朕派去傳召的人還沒到,愛卿就已經先趕回來了。”一絲嘲諷的語氣緩緩吐出,晏殊伸出一手虛抬了下,示意蕭炎起身,“果然,事關皇後,愛卿總是格外用心哪!”

起身垂首立在一旁,蕭炎依然恭敬作答:“陛下是君,皇家之事,臣不敢不盡心。”

“哦?是嗎?”晏殊兩手重新背向身後,仍捏著那串玉珠,緩緩轉身,臉上神情不明所以,對著一旁弓腰伺候的肅喜一揮手,肅喜忙識時務的退出去。

緩步走向龍椅,口氣漫不經心似的,“朕不知敬王到底是為朕盡心呢,還是隻對皇後盡心呢?”

感受到麵前君王的咄咄逼人,蕭炎強壓下心頭怒氣,沉沉說道:“這麼多年了,到底還是陛下放不下,人都已經去了,陛下還不能清醒嗎?”

聞聽此言,晏殊驟然轉身,兩眼怒睜,大喝道:“住口!你……你……”

大殿裏溫度驟減,君王大怒令人不寒而栗,而蕭炎站在那裏仍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樣子,晏殊厭煩的看著他,重重呼了口氣,語氣冷然,“你能放下?那你火速趕回是為了什麼?難道不是想見她最後一麵?”

“為了成蔚,”蕭炎清朗的眼睛直直看著晏殊,絲毫不慌。“皇後娘娘鳳體一直無恙,為何突然去的這般蹊蹺?難道陛下就一點不懷疑嗎?”

見晏殊不作聲,蕭炎語氣稍緩,繼續道:“成蔚沒了母親的保護,也沒有陛下的愛護,在這深宮中,怕是下一個沒命的就是這孩子了,陛下,就算你不愛惜他,但成蔚畢竟是您的親生骨肉啊!”

“朕自有打算!”晏殊怒氣平複,看也不看蕭炎一眼。

“陛下!”蕭炎心有些抽痛,語氣輕顫。“您如果真的為成蔚打算,就不會讓她母後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她隻有成蔚這一個孩子了,也正因為是她的孩子,您從小就不愛重成蔚,宮人誰人不知,沒了母後,還有誰會待見成蔚?”

靜默半晌,見晏殊坐回龍椅一聲不吭,視線盯在碧玉珠串上不知思索什麼,蕭炎突然雙膝跪地伏身叩首,“陛下,讓我帶走六皇子吧!這樣既能遠離宮門保他一命,也不會讓他在您眼前日日煩心,臣求陛下應允!”

晏殊還是不作聲,靜默良久,大殿內突然安靜的有些違和。

忽而殿外吹進一陣風,書桌上的宣紙被風輕輕吹起,晏殊低頭看了看被風帶起的紙張,聲音低沉發冷,“她沒了,你還想帶走她唯一的孩子嗎?”忽而嗬嗬一笑,帶著一絲陰鬱疏離,“朕不會讓你帶走他的,就讓他去鄞州吧,為母守孝,朕想讓他回來的時候再回來!”

言罷,喊門口的肅喜進來伺候筆墨,在白紙上寫到“吾兒六皇子成蔚,幼年喪母,為表孝心,特賜居皇後故鄉鄞州為母守孝,待傳召回宮。”

蕭炎依然跪在地上,心裏默念道,“馨芝,我隻能為你爭取到這些了,放心,我會讓成蔚好好的長大成人,日後為你報仇,隻要活著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