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沒有壞,毀壞的坎具餐具稍加添補就齊備了。僅時隔半天,小兩口就把賣餃子的三輪車再次推到了大街上,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又開心地幹了起來。到了晚上,兩個人不顧一天的勞累,專門調了一盆子三鮮餡,一個捏,一個擀麵片,一直幹到深夜,才把準備送給居委會的餃子包好。中秋節一大早,兩個人就拎著兩個裝有生水餃的紙盒子和那張準備好的大紅紙感謝信找到了居委會。

院裏空蕩蕩的,喊了幾句沒人應。正在發愣,就見一個人從屋裏出來了,玉蘭沒有遲疑,一眼就認出是小丁。小丁問了來意旋即就返回屋裏,一會兒工夫就跟著芮主任出來了。玉蘭迎上前,拉住芮主任的手,先把石臼介紹給她,然後又提起那天晚上被歹徒毆打的事,說了許多感激的話。石臼也不怠慢,忙把帶來的餃子往小丁手裏塞,說包了一點水餃,寫了封感謝信,隻為聊表心意。芮主任說不必客氣,感謝信可以留下,水餃就不要留了,心意領了。玉蘭不依,彼此推來讓去,芮主任推不過,隻好讓小丁接下。遂又對玉蘭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那天欺負你的幾個小混混,已經被派出所抓起來了。”玉蘭、石臼感恩戴德地說:“給您添麻煩了,真不好意思。”芮主任說:“今天你們來得正好,會議室正在召開中秋節外地打工人員代表座談會,你們留下來先參加會,完了中午一塊聚餐,共慶中秋佳節。”玉蘭、石臼搞不清座談會是咋回事,既然芮主任執意挽留,就糊裏糊塗地進了會議室。

一進門,芮主任就給在座的十幾個代表介紹說:“他們兩個剛到荷陽,都是打工的,以後還望各位相互關照。”眾人一起盯向玉蘭和石臼,跟著就拍掌歡迎。安排兩個人坐下以後,芮主任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接著原來的話又說道:“今天是中秋節,由於路途遙遠,大家沒法回去和家人團聚。荷陽就是你們的家,希望大家在荷陽過得開心。”她講完話就讓大家發言,征求大家對居委會工作的意見建議。

座談會一結束,居委會自備的酒菜就端進了會議室,賓主共同舉杯,一片歡聲笑語,溫馨得跟一家人一樣。喝罷酒,又端上來十幾盤熱騰騰的水餃。見大家吃得香,芮主任就問:“餃子吃著怎麼樣?”大家說:“非常好,非常好,地道的北方風味。真的沒想到,居委會領導們還有這般手藝。”芮主任趕忙介紹,說:“餃子是玉蘭、石臼包的,居委會可沒這手藝。以後如果想吃,就到大街上的小攤上找他們,幫他們增增人氣。”大家邊吃邊笑著說:“主任是在為玉蘭做免費廣告啊!”

飯後人都走了,玉蘭、石臼仍然和芮主任站在院子裏套近乎。院子的一側有兩口井,井旁立著一塊古碑,碑上的文字斑駁模糊,不過文題倒還可以辨認:明永樂十四年夏河丘縣令季光興修水利碑記。旁邊一塊橫臥的小石板,石板上刻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字樣。玉蘭覺得稀罕,忍不住走到跟前,站在井沿上伸出脖子往井底觀看。井台是磚砌的,兩口井的井台緊緊貼在一起,仿若隔著一堵牆的兩個洞穴。井口直徑不下三四尺,井裏黑乎乎的,井底有水,閃出一團亮,圓圓的好像一輪明月。玉蘭覺得好奇,問芮主任:“居委會冠以‘雙井’的名字,莫非由此得來?”芮主任說:“是的。”石臼驚歎道:“兩口井打在一起,宛似一對孿生兄弟,真的罕見。”玉蘭感覺有點莫名其妙,問:“依水文地質原理,兩口井分打在兩處水源上,水源才會充沛。如此共用一處地下水脈,其中難道有什麼來曆?”

見玉蘭如此感興趣,芮迪華就指著古碑上殘缺的文字,一邊念一邊就講開了。

明朝永樂年間,荷陽已置縣。不過當時不叫荷陽,稱河丘縣。由縣改為荷陽市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有一年河丘大旱,縣令季光徒步外巡,出城不遠,就被數百農夫跪在地上攔住了去路。季光詢問麵前的一位長者為什麼攔路,莫非皆是冤民?長者道,非冤非屈,是為旱情所困,生活所逼。季光環視四周,果然如長者所說,遠近一片赤土,不見青苗。問那長者,為何不打井修渠,取地下水灌溉田地。長者說,井打了,但打不出水來。季光問有無其他辦法。長者說,由此向南不出數裏,有一片地方可以打出水。隻可惜遠水解不了近渴。季光靈機一動,說有水就好,多打上幾眼井,多井彙流,通過渠道引到這邊來,豈不就有水灌溉了?長者難為情道,打井修渠既要花費錢糧,又要占人田地,非黎民所能為也。季光說先莫言能否,請你帶上我實地察看一下再作定奪。遂讓百姓散去,季光隨長者就去了。

走了數裏路,眼前果然現出片片綠色。一個漢子正在井上拐著轆轤提水。季光走上井台,問那漢子:“水怎麼樣,夠澆地嗎?”漢子見是大官,慌忙跪地道:“井水豐盈得很,三架轆轤拐上三天三夜,也拐不幹的。”季光欣然道:“假如緊挨著你的井再打上一眼,會不會抽幹?”漢子頓了頓,說不知道。季光說:“不知道就試試,我來出錢出工,怎麼樣?”漢子猶豫了,不解其意。長者急忙上前將季大人介紹給他。季光說明來意,又勸那漢子不必擔心,占地毀苗自會給他補錢。漢子不敢違拗,隻得勉強答應。季光親自坐鎮指揮,速調來打井的人,緊貼漢子的舊井新井就動工了。長者等人疑惑,憂慮兩口井打在一起,水源會供應不上。季光說他是在做實驗,驗證一下地下水究竟有多少,同時考證一下地下水走向,然後才能決定下一步打多少井,如何布局。眾人心悅誠服,誇季大人做事內行。不出三天,新井打成了,兩口井都安上轆轤,選了幾條硬漢輪班拐水,一連拐了數日,井水水位竟然沒有絲毫下降。季光十分高興,遂從縣裏撥出錢糧,組織當地百姓,大張旗鼓地興修水利工程。這些工程不僅當年讓這一帶的百姓受益,而且之後的數百年,工程一直都在發揮作用。

聽了芮主任的介紹,玉蘭、石臼不由得嘖嘖驚歎,讚賞縣令季光體恤民情。

離開居委會,路上兩個人還在議論,感歎今天不虛此行,讓他們增長了不少見識,聽到了許多從未聽到過的信息,什麼就業培訓、工傷保險、購房、加入城市戶口、子女入學入托、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融入大都市當好新居民等等。原以為來城裏打工就是為了掙錢,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的說道。

也就是從這天開始,兩個人為自己設計了一個更大更遠的夢——好好奮鬥幾年,幹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等手裏有了錢,然後就購房,生孩子,加入城市戶口,融入大都市,做城裏的新居民。他們再不打算回那窮山溝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