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那天,玉蘭抱著孩子,同羅大年一起到張慈、張善家拜謝了救命之恩,然後就搭火車回到了羅蘭略。
喬盼水抱著大病初愈的星星,寶貝心肝地叫個不住。亮亮在睡覺,玉蘭撲上去親親他的小臉蛋,淚水撲簌簌流了孩子一臉。剛滿月就把小兒子丟在家,一連幾個月不能見麵不能喂奶,真的疼壞了玉蘭。弟弟玉山已經上了高中,上學一回來,問過爸和姐好,就抱過星星到院裏玩。
玉蘭買了些禮品,挨門挨戶拜訪了借給她錢的鄉親們。荷葉笑咧咧地說:“妹子太客氣了,誰家沒個災的難的,鄰裏相幫,應該的嘛!”玉蘭說了許多感恩的話,說讓自己緩一緩就還上。荷葉說:“不急不急。孩子得了這種病,隻有你扛得起。換上一般的人家,哪來這麼多錢給他治!”荷葉隻管誇,哪裏知道玉蘭的苦衷。又問:“妹子啥時候回荷陽?”玉蘭含含糊糊地說,等星星的身體穩定些了再走。荷陽餃子店被燒的事,欠下的幾十萬元債務,以及她尋死覓活投河溺水的事,隻字都沒提。她覺得不光彩,說出來怕讓鄉親們笑話。
拜訪了鄉親們,玉蘭抱著亮亮去石砧的姐家看望婆婆。一見到玉蘭,婆婆便急顛顛迎上去,一句也不問星星的病先一把搶過亮亮,心疼地說:“你的娘也真夠狠心的,不出滿月就給你斷了奶,幾個月連娘的麵都見不著,我可憐的乖乖,我苦命的乖乖……”親著親著眼裏就擠出幾滴淚來。玉蘭在心裏怨婆婆,隻顧疼親孫子,也不問問星星的病。星星雖說不是你的親孫子,可畢竟也是你的孫子嘛。真偏心!不過她還是笑了笑,以感謝的口氣說:“星星住院的時候,多虧你們給寄去三萬塊錢,緊要關頭幫了我大忙。”老太太這時才想起問星星的病好些了沒有。石砧的姐姐忙說:“孩子病了,旁人家都在幫,自家人咋能不管哩。”看看婆婆風燭殘年的樣子,玉蘭不禁想起了石砧,擔心時間一長,讓老太太知道了實情,不知道會被氣成什麼樣子。
在家住了幾天,玉蘭再也待不下去了,留下兩個孩子,告別父母,便再一次去了荷陽。臨別時她又一次囑咐爸,別把她在省城輕生的事告訴媽,免得她老人家生氣。
到了荷陽,玉蘭先去拜訪居委會的芮主任,親熱寒暄之後玉蘭就提出一個要求:“店被一把火燒了,孩子的病又花去不少錢,我想從銀行貸幾十萬元,將原來的店裝修裝修,重新開起來。”
芮迪華說:“你的心情我理解,不過你也知道,貸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可以幫你跑,但能不能跑成現在也不好說。”
在芮迪華的大力幫助下,費時不長,玉蘭貸款的事就解決了。樓被燒了之後,房主張老板在紫婉的勸說下總算忍了下來,沒有向法院起訴,甚至沒給玉蘭打過一次電話說上一句難聽話。這天,玉蘭找到他,沒等張老板開口提賠償的事,玉蘭就說出了自己的打算。說樓要繼續租,租金接著算,包括火災後停業的這段時間,保證一分不少。樓體損壞的地方該咋修咋修,裝修完了就重新開業。張老板一聽便轉怒為喜,情不自禁地說:“可以,可以!我就說嘛,羅老板是個爽快人,說出話來處處在理,賠償的事我就不提了。”
一個月之後,“玉蘭餃子王”連鎖總店就重新開張了。紫婉、新春、大牛等一幫職工陸續返回店裏,大家重新聚首,自然有說不完的分別情懷。第二天,玉蘭就召開了下屬七個連鎖店的全體職工會議,一來祝賀總店浴火重生;二來鼓勵大家重拾信心,做好生意。
小店剛開業,張凱所長就打來電話,告訴玉蘭縱火犯抓住了,是幾個屢教不改的小混混。審問時他們交代了犯罪動機,說是想報複玉蘭。玉蘭猛地想起來了,初來荷陽的時候,一天傍晚她推著三輪車在大街上賣餃子,突然遭到一夥小混混的毆打,後來聽芮主任說小混混被拘留了,卻沒想到因此而埋下了禍根。
眼下的餃子店生意雖說可以,但玉蘭已經不滿足了。一天,黃市長又來店裏品嚐她的餃子,席間說了許多令玉蘭感觸良多的話。他說,餐飲業和加工業一樣,也要講究個創新,再好的產品多少年一貫製就不好立足。形勢變了,人們的視野寬了,口頭要求高了,吃什麼都有夠,過幾天不吃個稀罕就覺得不過癮。黃市長還說,我們國家開放了這麼多年,餐飲業已經不分什麼東西南北,甚至不分國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種傳統名吃、招牌菜、國際名品,如今統統都融彙在一起了。北方人愛吃的,南方人同樣愛吃;外國人愛吃的,中國人也愛吃。不要受老觀念的束縛,要敢於想,善於琢磨,抓住人們口頭的變換,不斷創新品牌,將顧客牢牢地抓在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