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還是無雙阿姨的那句話,有些人血裏有風,注定是要四處漂泊的。就在我剛剛得出了一點兒成果的時候,鄧大人再次登門,名為拜訪,實為探望。
盈霜帶著小阮去見了他,我閑著沒事,實驗暫時遇上了瓶頸,索性就跟著一起過去了。鄧大人臉型細長,棱角分明,一雙俊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案查提司的行家。雖是一介文人,卻有一身獨特的陽剛氣息,看樣子也是經曆過不少大場麵的。
得知我就是盈霜的救命恩人,鄧大人對我很是感激。他膝下隻有兩個兒子,所以對這個唯一的外甥女很是疼愛,話還沒說幾句就幾次要將幾百兩的銀票塞到我手裏。
我笑著婉拒了他,作為他這個級別的官員,手頭能有幾百兩銀子已經是很不少了。可我很清楚,他是個清官,這些錢或許是他積攢至今的絕大多數財產。雖然不知道他今日登門為何要隨身帶著這麼多銀票,可說什麼我都不能收人家的錢啊!收一個清官的錢,那我估計自己以後也沒臉在世人麵前經過了…
見我態度堅決,鄧大人給過來一個很是欣慰的眼神,隨即便開始說起了正事。原來這兩個多月的時間他派了幾個可信的手下去往雞鳴寺暗中保護自家妹子,果然碰上了一夥歹人前來刺殺。對方是明顯的死士,見勢不妙掉頭就跑,跑不掉的就通通服毒自盡了,一個活口都沒抓著。可我卻能斷定,那夥人和綁架盈霜的肯定是同一波人。畢竟行事風格如此相似,我暫時也想不到什麼其他的可能了。
話雖如此,我還是想到了一些別的東西。當初我一直覺得刺殺盈霜隻是幕家二小姐的個人行為,目的是泄憤。可如今看來,敢有膽子對正房大娘子下此毒手,那十有八九也就是那位楊氏在背後操縱著了。當然,也不排除有其他勢力介入的可能,反正我還是更懷疑精明的楊氏。畢竟這樣的機會鬼知道下一次要等到什麼時候,她就是再精明也總該著急了吧?
幕延蒼沒有休妻,鄧大娘子就沒有隨隨便便回娘家的道理。鄧大人隻能將手下繼續留在雞鳴寺,轉過頭來就來找盈霜商量了。目下他給了盈霜兩個選擇,一是繼續留在京城,敢在邱大人的府邸對她下手,這普天之下除了皇上怕也沒人有這個膽子了。
二就是即刻返回金陵,近期江南地區的情況並不算好,賦稅提高,苛政泛濫,百姓苦不堪言,除了幾個較大的城市生活還算過得去,其他地方大都有些吃緊。雖不至於餓殍遍野,但比起往年也明顯有所下降。作為朝廷賦稅的重要一環,江南地區絕不能亂。因此幕延蒼這個巡撫的擔子就重了許多,打過年以後就沒有在府上住過一日,每天都在各地奔波巡查,根本沒時間搭理府中的事務。
趁著這個機會,楊氏開始抓緊把控內宅的情況,過去還算忠於大娘子的下人們都被一一處罰,或是責打,或是調到莊子上聽用,要麼就直接發賣了出去,餘下的下人們個個噤若寒蟬,這位貴妾的手段人盡皆知,他們連命都握在人家手上,又豈敢多說一句?
餘下的兩個妾室倒是有意思,白氏素來柔弱,禁不起折騰。眼見楊氏雷霆手段收服內宅,她是又驚又怕,幹脆直接告病回娘家去了。楊氏倒也沒有為難她,不光安排了盛大的隊伍送她回去,還裝了不少財物和珍貴的藥材一並送了回去,把麵子給白氏撐得足足的,又收獲了外界一片好評。
比較另類的就是最後一位妾室張氏了,這位女子與別人不同,是幕延蒼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姑娘。小時候兩家人本有意結親,可幕家突生變故,門閥高貴的張家就自作主張毀了這門親事。後來幕延蒼重振門楣,一路高歌猛進,張家就又舊事重提,打感情牌,明知幕延蒼已經娶妻,府中還有一位能幹的妾室,還是厚著臉皮將女兒塞了過來。
幕延蒼是個戀慕美色的,這張氏自幼就出落得水靈,長大了更是方圓百裏聞名的美人。雖然心中始終記恨當初張家的背信棄義,可美人在懷,這些事兒也就草草翻篇了。
還有一點,就是如今幕家最爭氣的大公子幕盈雷正是這位張氏的兒子。除此之外,被外界認為最有閨秀風範的幕家四小姐幕盈雪也是她的孩子。張氏是個明白人,鄧大娘子是結發妻子,她的孩子隻要出生了就是嫡出,不管年歲多大都享受第一繼承權。深諳此理的張氏打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悉心教導。鄧大娘子是個不爭不搶的性子,妾室所出的孩子也能在親生母親身邊教養,倒是方便了楊氏和張氏,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培養了自己的孩子。
可惜楊氏寵溺過甚,一兒一女皆是囂張跋扈的性子,難成大器。倒是這張氏將畢生才情悉數教給了一雙兒女,自小就教育他們凡事都要靠自己,又教導他們要與人為善,家和才能萬事興,這才教出了聲名大噪的長子幕盈雷和嫻靜儒雅的四姑娘幕盈雪。
母憑子貴,幕盈雷中榜之後張氏的地位就水漲船高,大有隱隱壓過楊氏的意思。可楊氏又豈會坐以待斃?不知用了什麼法子讓幕延蒼得了朝廷的嘉獎,再次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這才奪回了主君的心,重新坐穩了當家貴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