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第三百三十七章 訴往事,江南科場變遷史(2 / 2)

可憐江南士子往日裏隻指吟詩作賦,風花雪月的,真要應對起科考來就差了其他地方的學子們一大截。當這個殘酷的事實擺在麵前時,一向心高氣傲的江南學子們忍不住了,開始呼籲所有讀書人共同努力,重振江南科場的威名。

就這樣,因為一個狀元引發的戰鬥在士子之間悄無聲息地打響了。一時間各種專為應對科考而創辦的書院分分開了起來,引得無數家長和學子們趨之若鶩,眨眼間就人滿為患了。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衡立書院正式創立,麵對全金陵招生。不過當時創辦書院的是一個鹽商,雖然有錢,卻不懂書院的運作程序,急需一個專業人才幫他打理書院。正一籌莫展時,有人向他引薦了德高望重的錢老,鹽商喜不自勝,親自帶著厚禮上門拜訪,請錢老出山,擔任衡立書院的第一任院長。

錢老當時也是個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酸秀才,對外麵發生的變化毫不知情。當時他還覺得,若是人家真有這份兒心,那給人家幫個忙也未嚐不可,畢竟都是為了莘莘學子嗎。可等他欣然前往書院任職時才發現,書院裏看不到他想象中的清雅和歡樂,反而除了欲望就是欲望,將好端端的書香之地弄得烏煙瘴氣,十分壓抑。

這…這才不是我想象中的書院呢!錢老的內心在哀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查,他總算弄清楚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可得知真相以後,錢老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很長一段時間都閉門謝客,書院的工作也被丟在一邊,很快就陷入了混亂。

這下子那個鹽商急了,再次登門探望錢老,在得知他變成如今這副模樣的原因時,鹽商語重心長地對錢老說了一句話,就是這句話,讓錢老看到了改革的可能。

“人嘛,誰活著還能沒點兒欲望呢?錢老您這是太多心了,您想啊,這些學子們所求無非就是功名和榮華富貴,可別的人也有各種各樣的欲望不是嗎?您老身為前輩,覺得他們如今這副模樣不妥。可換個角度想想,若他們隻是一群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可憐人,除了念書再無出路,那您還會這麼想嗎?”

聽了鹽商的話,錢老恍然大悟,倒不是覺得這個滿眼隻剩下利益的奸商說的有多對,隻是因為他突然想通了一點,那就是人都是有欲望的,但這種欲望有時候並不是為了達成什麼目的,隻是單純地對某些事物感興趣而已。換句話說,早在二十多年前錢老就已經有了和胡啟恒一樣的想法,並且也大刀闊斧地加以實施了。

全新的教學模式讓整日為了功名利祿而拚搏的學子們察覺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新鮮感。漸漸的,越來越多的學子重拾了自我,搞清楚了自己所渴望的目標是什麼,衡立書院的興趣班越辦越多,名聲也越來越大,一時間成了金陵城裏最引人注目的書院。

可這種突然的變革卻對其他書院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按規矩來說,一般學子退學的話是要按比例退還學費的,如此一來書院就會少掉很多收入。如今衡立書院別出心裁,弄了個什麼興趣特長班,一下子就將素來崇尚自由的江南學子們給吸引了,一時間又是一波人心思動,原本壓抑甚至絕望的江南教育界終於看到了一抹燦爛的曙光。

可對於那些開設書院的商人們而言,這一抹曙光絕對無異於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正所謂斷我財路猶如殺我父母,這些商人們眼見自己千辛萬苦招回來的學生一個個選擇退學,擠破了腦袋想要就讀於衡立書院,紛紛坐不住了,開始耍起了卑鄙的手段。

先是書院時不時地就會受到不明身份之人的騷擾,搞得人心惶惶,學生們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然後又開始在大街小巷鼓吹陰謀論,說衡立書院和錢老實施的這一新政策根本不是在為江南士子們謀福利,而是想將他們的鬥誌消磨掉,使江南日後再難出一個像樣的狀元,其用心之狠毒令人發指,一時間又在家長群體中引發了軒然大波,紛紛上門抗議,要求辭退錢老,恢複舊製,否則就威脅要讓自家孩子從這裏退學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