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涪的據理力爭之下,此案被發還重審,終於找到了上司設計陷害張將軍的證據,為他平反昭雪了。
誣陷同僚的上官被聖上下旨在軍中處斬以儆效尤,可被傷了心了張將軍卻對軍營再無留戀,以舊傷複發為由辭去本兼職務,告老還鄉,帶著家人們回到了金陵老家。
本想著就這麼平平靜靜地過完餘生,卻不想當初戚家軍的老兄弟們和一些原本跟著自己的部下們紛紛找上門來,寧願丟了軍營中的鐵飯碗也要跟著他一起幹。張將軍為人忠厚,愛兵如子,自然深得大家的信任。感動之餘,他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標,決定開啟一段全新的征程。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大家最終還是決定開一家武館。當初雲家武館雖然出名,卻也沒有這麼大的勢力,江南各地還分布著大大小小不少武館。對於這群除了打仗啥都不會的大老粗來說,自然還是幹這個比較順手了。
不過張亞功不是個貪慕富貴的人,隻想著好好教授武藝,造福一方,為國家多培養及個人才,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張氏武館一直都未曾開過分店,始終守著金陵城裏的這一家武館專心經營,倒也搞得風生水起,在極端的時間裏就迅速崛起,成了江南武林的後輩翹楚。
如此誇張的成名速度自然引起了其他武館的戒備和不滿,一時間挑戰者日日盈門,張氏武館來者不拒,靠著百戰百勝的戰績再次拉動了一波人氣,徹底坐穩了這金陵第一武館的名頭。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直猥瑣發育的雲家終於有了動作,張氏武館實力強悍,各家武館派去挑戰的多是門中高手。這比武嗎,難免會有個筋斷骨折的,趁著這些無關的高手們無法應戰之際,雲家開始大刀闊斧地開展了踢館的征程。一時間各個武館均無力招架,紛紛投降求饒。就這麼搭著張氏武館的便車,雲家也在短時間內吞並了大量武館,獲取了數不清的豐厚回報,真正有了躋身門閥的資本和實力。
不過到頭來,雲家還是沒有對張氏武館出手,一是當時雲家武館內部魚龍混雜,三教九流彙聚其中,紀律散漫,急需整頓;二嗎…估計還是不敢。畢竟憑一家之力在絕對公平、公正、公開的情況下擊敗各派高手,這份實力平心而論雲家是沒有的。
就這樣,江南武林慢慢成了雲家獨大,雖然還有個張氏,可你起碼也得有機會進門拜師才行啊?為了防止張氏武館做大,雲家想了個極其陰損的法子,就是每日都派人在張氏武館門口晃悠,隻要見到有想進去拜師學藝的就直接拉到雲家武館去。這一來二去的,江南武林漸漸出現了一個說法:“想進張家門,先打雲家人。”說白了,就是雲家弟子成了考核去張氏武館拜師是否合格的標準了。這些年來能成功拜入張氏門下的弟子少得可憐,可個個都是能以一當十的民間高手。不同於雲家的來者不拒,張氏武館幹脆也調整了政策,搞精英教育,如今一家張氏武館,說句不誇張的話,放在戰場上至少也是堪比五軍營的強悍戰力。如此恐怖的勢力,雲家是有多想不開才會去找他們的麻煩?
也正是有鑒於此,當初幕延蒼才死皮賴臉地求著張亞功嫁女兒。當時他已有了正房大娘子鄧氏,又不是什麼才華特別出眾的人物,張將軍就這麼一個女兒,還是遠近聞名的才女,自然不肯讓女兒輕易下嫁。到後來還是鄧氏親自登門,說為了夫君,她願意主動讓出正房夫人的位置,若是張家還不放心,她願自請休書,讓幕延蒼休了自己,那這府中日後就隻有張氏一個女主人了。
被她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勇氣所感動。張老將軍終於點了頭,不過也有言在先,但凡女兒在幕家有任何不妥,他便會毫不猶豫地將女兒接回家去,隨便他幕延蒼是要休妻還是怎樣,反正他們張氏武館家大業大的,有的是錢養一個姑娘一輩子。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張氏進門後依舊對幕延蒼不冷不熱的,卻和鄧大娘子處的和親姐妹一樣。之前鄧氏出事的時候張氏正巧陪著父母去祭拜戚將軍墓了,並不在府中,等她回來的時候為時已晚,鄧氏得病已成了既定事實,便是她親眼見到鄧氏瘋魔的樣子也不由地大為震驚,最終隻得眼睜睜地看著好姐妹被送到山上去“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