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起義軍順利進占山東、河南,攻入潼關,挺進河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基本上掃清了大都周圍的元軍防衛力量。閏七月二十六日,朱元璋的北伐軍進而攻占了大都東麵的門戶要道通州(今北京通縣),元將卜顏帖木兒戰死。
20
內景,夏,大都,下午,清寧殿,元順帝,皇太子、宮妃、帖木兒不花、慶童、失烈門、黑廝等。
元惠宗坐在清寧殿大堂中央的席位上,周圍坐滿了麵色凝重的大臣、宮妃、皇後。
元惠宗:各位愛卿、皇後、愛妃,情況不妙,那個叫花子朱元璋的部隊已經占領了通縣,卜顏帖木兒已經戰死,那徐達的軍隊正在向我們大都開過來,你們大家說一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皇太子:父皇,朱元璋的軍隊兵鋒正盛,我們不如暫且避開風頭,離開大都。
慶童:皇上,臣以為不可輕易言退出大都,戰事並不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朱元璋的南方叛軍在整個北方充其量不過是二十多萬,而逼近大都的不足十萬人,而我們京師的禁衛軍和護城軍隊遠遠超過朱元璋的南軍,再加上全城的官員軍民,人口在百萬以上,糧草充足再加上我們的城防堅固,朱元璋不可能很快攻克我們的城防。我們何以利用這段時間,詔命各地的軍隊來京勤王,擴廓貼木兒在大同的軍隊有三十多萬,李思琪在太原的軍隊也有十萬之眾,雲南的軍隊也在三十萬以上,另外我們還可以速速命漠北、西北各地的宗王來京勤王,我們能調動的部隊不會小於百萬以上,而朱元璋前部先鋒徐達逼近大都的賊寇亂軍隻有區區幾萬人而已,我們怎麼能因懼怕、這數萬烏合之眾而放棄世祖創建的大都?
帖木兒不花:慶童丞相之言有理,我也主張嚴防死守,固守大都。
皇太子:你二人說得倒輕巧,百萬軍隊從哪裏來?那擴廓貼木兒(王保保)根本就不是一隻好鳥,擁兵自重,早心存異誌,數年來拒絕聽從皇上的調遣,陽奉陰違,打我們大元自己的軍隊,內戰爭地盤很起勁兒,也很能耐,可一輪到和南軍打仗,就遲遲按兵不動,那李思齊也是如此,和王寶寶勾心鬥角,麵和心不和,對皇上的調遣也是表麵諾諾,背後違逆,至於我的那些宗王親戚,更不用說了,因為淩遲處死翟陽王一事,寒透了宗王們的心,除了雲南網以外,其他的宗王現在幾乎都已經不承認皇上的合法地位,父皇現在是孤家寡人,眾叛親離,還有誰會來京勤王為我們賣命?做夢去吧,他們不來攻打我們就該念阿彌陀佛了!所以我主張,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元惠宗:混賬的東西,怎麼說你的父親?如果不是你背後拉幫結派,逼我退位禪讓,和我離心離德,他們也不至於違逆我的旨意,都怪你這個逆子,我打死你!(舉起拐棍要毆打太子。)
奇皇後:(急忙奪過拐棍)皇上,大敵當前,都到了這種時候了,你們還在吵鬧。我覺得太子之言很有道理,我們不如暫時避開兵鋒,到上都躲一躲。我不管你們走不走,我決定和太子離開大都北上避難。
太子妃:我和太子一塊走。
皇妃甲:我也要走,太後帶上我。
皇妃乙:我也走。
元惠宗:哎,既然你們都要走,我還留著幹什麼?你們都是知道的,我一生聽老婆的話,離不開美女,那麼我也走,兒子,你先帶個頭,給我打前站,做我的先鋒官,替我安排行程和接駕的準備工作。帖木兒也不花、慶童二位愛卿,既然你們二位主張留下,那朕就成全你們。朕任命帖木兒也不花為監國,慶童為左丞相,失列門及知樞密院事黑廝,你二人也要留下來守衛大都,你們要為朕死守大都,朕還是要回來的啊。
趙伯顏不花:(跪在了元惠宗麵前嚎啕大哭)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臣等願率軍民及諸怯薛歹出城拒戰,願陛下固守京城。
元惠宗:去去去,你一個宦官瞎摻乎什麼?死守活守和你有什麼關係?世祖的天下有和我有什麼關係?你沒有男性的器具,自然不懂的大喜樂的快樂,朕還要活著繼續玩大喜樂的遊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