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 夢也三(1 / 3)

憐天獨第二次見到琳琅如意時,她複得榮寵,天子不顧禮製越級而封,封武昭儀。

憐天獨拒絕了韋太傅的“好意”,也沒加入哪一方神奇的站隊。得罪了韋太傅,背無靠山,外無提攜,就算他一張臉吃遍天能魅惑眾生,總也不能天天吃,何況還吃不到。他受到了韋太傅一黨“不足為道”的排擠和打壓,在同期同僚們都一個個走上官途逐漸占據自己一方地位時,被使了些手段調到了翰林撰書,一撰就是三年,徹底銷聲匿跡於人後。

他日日在翰林院中擦書抄書把書放回書架,幹著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屬於“陸探花”的風華和那曾看似光明遠大的前途也一樣被眾人拋之腦後,埋沒在書海,在不知哪一口酸澀的茶根中被提起,一笑了之。

三年裏,西蜀藩王幾次叛亂被鎮壓,琳琅將軍立下大功,官複原職,又成功抵禦幾次外族入侵,官升二品鎮國將軍,掌兵馬符。琳琅將軍受天子重用,琳琅如意因此重得青睞,連跳幾級位份,封昭儀,遷永安宮,居天子旁。

最重要的是——她懷孕了。

天子本身就對太子不滿,這幾年更是變本加厲,太子黨都有些透不過氣來,人心浮躁,免不了底下的人生了心思,蠢蠢欲動。可早年他為了扶持太子,親自下場穩固太子地位,處理了幾批皇子們的身後勢力,幾個皇子都被早早封王派到封地,打壓得太狠,再無翻身的可能。天子就算對太子有天大的不滿,大位仍是除卻太子再無人可任,總也不可能將皇位拱手他人,江山最終還是要落到太子手上。

琳琅如意這一孕,徹底打破了當前朝堂的格局。

天子自然是十分重視,一天三次過永安宮點卯,凡有所需,皆具滿足。宮中需事事順著琳琅如意,她說東絕無向西,她搖頭便無人有好日子可過,歲貢來的貢品先到永安宮挑選,山珍海味要先進永安宮小廚房才能歸禦廚。永安宮外層層護衛,光看守的人就排了三層,吃穿用度,一律都要經過專人檢測留存才能上到她眼前,謂榮寵至極也不過如此。

皇帝如此重視武昭儀腹中之子,自然就有人要夜不安寢。有人期待著新兒的降生,就有人無論如何也不希望這孩子出生在這個世上。皇帝畢竟年老力衰,他們不敢說在明麵上,就拿腹中子的出身作借口,市井謠言風言風語傳了一波又一波,隱晦的試探和提醒重複了一次又一次,還不停的往宮中下絆子,往昭儀的身邊做手腳,而老皇帝巋然不動,好似快到了多聽兩個字就要一命嗚呼的關頭,這時誰多說一句都是心懷不軌,逮誰打誰。

在這樣凶險又緊張的情況下,武昭儀約見了憐天獨。

這三年間兩人也不是全無聯係,但也僅限聯係,聯係得少。信件往來是絕對不行,托個宮人照看一眼,道個平安就算頭了。憐天獨三年沒作什麼妖,安安靜靜的當個窮翰林撰書,不是逢年過節也沒什麼和宮裏邊沾點關係的機會,連朝會都免,縮在角落裏像個透明人,能做的自然有限。時間一久,連年高老忘事的韋太傅都不記得翰林院角落還有這麼個自己使下絆子的年輕人了。

一開始,武昭儀還是武美人,處境還不太好。憐天獨就好像資助山區貧困學生上學,買通了幾個無關既要的宮人,行一點無關緊要的方便。一點吃喝穿用,一點照拂,一點宮外的消息,幾個宮人的好臉,一切都是悄麼聲的。全程兩人心知肚明,絕不見麵,見麵之時就是貧困學生考出大山兩人熱淚盈眶地握手感言時刻。

後來武美人複得榮寵,皇帝來的次數一多,為防耳目,聯係的方式和機會更是一減再減,憐天獨規規矩矩的就是陸從生,隻偶爾在宮牆底下小站一會兒,望著不見邊際又高得遮天蔽日的宮牆,等著腰間的環佩慢慢冷卻下去。

他從宮牆下走過,金吾衛持著弓箭從牆上巡邏,姹紫嫣紅的花開遍宮牆內,在美人指尖摘落。

然後武貴嬪得封昭儀,憐天獨就僅是從遠得不得了的宮人口中聽取九曲十八彎的武昭儀近況,掐掐算算猜猜,這一頭是不再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