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天獨打小到大都活得又獨又醒,隨心所欲的時候很少,瞅著好說話、隨氣性,其實做什麼心中都立了杆標尺規矩,輕易不肯越過雷池,是個正經人。
正經人愛看小說,又愛腦補,很多時候套路還沒找上他,他自己先把自己給套住了,有時候敏銳得過分。
他其實相當尊敬他的師父和真人,雖然和真人一沒錢二丟權,三則從不叫任何人看見自己道法幾進幾如何,大半時候要靠徒弟補貼度日,神神叨叨,怪靠不住的,但憐天獨就是莫名覺得和真人身上有一股讓人安定下來的氣質。不知是否‘師徒’二字分量真就這麼重,害得人有雛鳥情結,憐天獨自個兒都沒意識到,他初來乍到這個世界,思維定式在過去的時光裏已經形成,但仍有很多事情不懼放手一搏,基本都是因為相信和真人都能給他、也會給他兜底。
不過尊敬歸尊敬,這跟他也真心實意的打心底覺得和真人腦殼指定有點兒問題互不衝突。
憐天獨小時候和真人道號還沒改,還不叫和真人,屁股底下還坐著廣陵掌門的位置,除了廣陵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眼睛不是鼻子的,都低著頭稱道一聲瑤月尊者,一個個笑得比花還燦爛。瑤月尊者大搖大擺地從眾人中間路過,憐天獨被他拴狗似的用一根繩子緊係著手,繩子的另一端係在師父手上同樣的位置,覺得自己師父威風是威風,就是有些缺心眼。
直到憐天獨十七歲,瑤月尊者退位讓賢,頤天真人入駐廣陵瑤月殿。還沒等事情交接幹淨,他就已經先從善如流地從瑤月峰上般下來,跟那兒好似住了千百年的老房子住膩了似的,樂顛兒顛兒地拋棄徒弟跑絕劍峰上住去了,這才改了道號,結束了瑤月尊者甚是威風的時光。
那時候憐天獨偶爾還會聽起門內稍微年長一些的長輩感歎,大家都以為就算瑤月尊者交接廣陵,也應當是交給與他更為親近,且常年都在幫襯廣陵內務的顧瑕。誰料竟是不顯山不露水的頤天真人拔得頭籌,好在顧瑕心寬,想得也開,不為這種事計較。
憐天獨那時候沒怎麼上心,後來天天聽公為容抱怨說他的銘牌不好刻,自己名字道號表字都取得普通,裏頭什麼好字都給前輩們占了。有一天公為容突然興高采烈地跑過來說銘牌刻成了,憐天獨一看,發現那是個瑕字,他突然又想起來了。
瑕這個字,原本是那位顧瑕師叔占著的。
憐天獨記得那位顧瑕師叔和自己不知好賴的師父不同,長得年輕秀氣,卻帶著不同於麵皮的慈祥和藹。他對弟子們一視同仁,不因天賦和門第多生偏見,常常和他一同投身加入照顧小孩們的保姆事業中,並且樂此不疲,是個很好的人。
就這麼沒了,還挺讓人難過的。
瑤月尊者千百年從未收徒,想走他這條路子的人擠破了門,沒想到被個山旮旯的棄兒撿了好運,大家都想瞅瞅這幸運兒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好如法炮製,就成天成日地盯著懵懂的小孩。盯著盯著,著有好事的人就發現,自打和真人隨便撿了個孩子回來後,似乎沒有在人前再展示或者使用過自己的道法。
這點小細節都叫他們發現了,傳來傳去,外邊發展出了紛紛不斷的傳聞,說,瑤月尊者是在外遇險,留下暗疾,這才道法消退,境界大不如前,不得不從廣陵之尊位上退下來,還史無前例地找了弟子以接續衣缽。
傳聞傳得有鼻子有眼,惹得關係較好的門派、甚至廣陵另外幾個峰上峰主都趕緊跑來慰問,和真人把慰問禮都收了,人家的噓寒問暖倒是屁都不搭理一個。
問得煩了,和真人還會裝模作樣地陪上一句:“這都叫你們發現了?別挖我痛處了。”
反正死豬不怕開雙燙,誰能把他怎麼樣?
他們從和真人那兒挖不出一句肯定的話,就跑來找憐天獨旁敲側擊地問他,“你師父有沒有傳授過你什麼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