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做個俗人 融於俗事 增加快樂詞彙…(3 / 3)

“你問我,感冒了,也要享受當下嗎答案是肯定的!但這並讓你享受那個病的痛苦。是,感冒這個問題的出現,必有其緣由,透過這個發,你可以從中收獲成長。如,在感冒這個發,你可以找到,定是的某些活習慣、為、飲習慣損害了體能量平衡,於是才發了這個感冒,在今後的活之中,要注意改善。接著,尋找法來解決感冒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之中,你獲得更多健康的智慧成長。這樣來,感冒這發,確實可以是享受。就如次成長課程樣,你通過感冒的當下發,進修了健康的功課,感受了從健康到不健康,再從不健康到健康的命體驗,這讓你更加珍惜體健康。”

“這切收獲的關鍵在於,在對每個發的時候,我們要保持命成長的覺察,從中去發現每個幫助我們成長的養分。”

聽完師的話,徒弟興地說:“原來是這樣啊,師,太好了!我要好好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珍惜當下,保持成長的覺察,在每個當下成長,讓的命越來越好。

我們都是俗人,所為都是俗事,不論是毫無作為的逆來順受,還是充滿抱怨地憤怒應對,或者是閉目塞耳去選擇性的忽略,都不是真正活在當下的表現。

羅翔說,做你該做的事情,並接受它的事與願違。我們常常帶著無限的幻想去做手頭的上的事情,比如在戀愛時,一邊買花,一邊期待著對方收到鮮花時的感動和欣喜;比如在複習時,一邊看書,一邊想象著自己考試過關時的如釋重負;比如在寫作時,一邊碼字,一邊盼望著成書之後他人對自己的讚美和驚歎。雖然我們在認真完成著手頭上的事情,但是我們卻在透支著未來的感受,所這並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在買花時自己先享受鮮花的馨香和美麗,是在複習時享受知識的啟迪和思維的頓悟,是在寫作時享受思維的聚焦和邏輯的自洽,讓能量彙聚到此時此刻,讓內心充盈而安定。

書寫一個人生命的劇本,主要取決於一個人腦海種的詞彙量。當一個人更多地聚焦正麵的詞彙量時,他的生命就會充滿讚美、肯定、鼓勵和快樂,而當一個人腦海中都是負麵的詞彙量時,他的生活就被抱怨、否定、悔恨和陰鬱所充斥。人們口中的生活,往往就會變成他們真實的生活。

比如:描述一個場景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今天陰雨綿綿、寒風刺骨、落葉滿地,人人裹緊的衣服,行色匆匆地擦肩而過,這便給人造成了陰鬱、孤獨、寒冷的感覺;但是如果我們換一批詞彙來描述,比如我們可以說今天天降喜雨、春雨如油、揮別過去,大家都身著新裝,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這就充滿了希望、美好、篤定的意味。

境由心生,而環境的描述,也可以改變人的心境,多使用積極、正麵的詞彙,自然而然就能更好的彙聚樂觀相上的能量。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快樂的詞彙量,在不影響表達的基本句意的情況下,會在不經意之間傳遞出積極正麵的能量。我們在跟人打招呼的時候,同樣的話語,也能傳遞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比如:早上上班差點遲到,我們可以說:“今天早上太堵了,一路紅燈,開著車毛焦火辣,還有司機胡亂加塞,真是沒有素質。”這樣子描繪出來的場景,就會讓大家全都陷入一種莫名的焦慮和緊繃之中;如果我們改用一種說法,用積極的態度去看待,我們可以說:“今天早上像過年趕集似的,路口都像掛著紅燈籠,大家開著車在路上聚會,還有司機蹦迪一樣,車子像跳舞一樣扭動,像一隻喝醉了的鴨子。”同樣的堵車場景,所帶來的聯想和氣氛就截然不同,雖然也有擁擠不堪的感覺,卻暗含著熱情、歡快的背景,同樣是一種抱怨,但是卻去掉了陰鬱的感覺。

這種詞彙量的選擇,其實是境由心生,本來是由自身的感覺來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刻意的練習,多使用積極正麵的詞彙,讓這些正能量的詞彙從記憶中提取的速度更加快速和迅捷,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習慣,從而讓口中說出的話給人營造出積極的氛圍。

我們常常看到影視劇裏,那些神婆祭司在施法時候,會借助一些道具擺一個法陣,比如水晶、蠟燭、石塊或是其他的一些物品,用來彙聚能量,以達到完成法咒的效果。

而生活中,其實我們所使用的詞彙,就是這些法陣的器具,積極的詞彙,也能彙聚積極的能量,當能量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帶來正麵的效應——從內影響心境,在外改善氛圍。

做個俗人,用心鏈接生活中點滴的快樂;

融於俗事,一心一境去真切地感受生活;

增加快樂的詞彙量,為喚醒生活的美好念出神奇的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