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見過春天裏漫天飛舞的柳絮。純白輕柔的飄絮漫天飛舞,就像是雪花一樣,無處不在,卻又很難抓住。
當我們想要仔細看看這些柳絮時,追逐它的身影帶來的一陣風,就把它給吹遠了,伸出去的手還沒觸碰到,它又飄飛了。
而當我們想要無視它時,它又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眼前和身邊,呼吸可聞,纏繞不休。
對於抑鬱患者來說,腦海裏的念頭和思緒,就像是這漫天飄舞的飛絮一般,一刻不停地充斥在我們的腦海裏。
我們敏感的神經常常被這些飛絮在不經意之間撩動,就像穿行在萬千根細線橫豎雜織的大網之中,每觸碰到一根細線,就會觸發一段回憶,每碰到一片飛絮,就會想起一段過往。
在這樣漫天飛舞的柳絮之中,我們隻能小心翼翼地躡足而行,所以我們會日常感到疲憊、緊張,沒有精力去關注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要對待這樣飛舞的柳絮,我們隻能拿一根木棍,上麵塗滿膠水,讓這些飛絮切切實實地黏在木棍上,飛絮有了具體的附著物,便不再四處飄散,而天空也就再度變得澄澈和清明。
而我們的腦海裏的思緒,同樣也需要一種附著物將它們都固定下來,這樣我們的大腦才能恢複清明,有更多的空間去關注當下的事情。
思緒的附著物,就是當下具體進行的事情。
人的注意,就是人的思想情感的具體指向,而集中注意需要消耗極大的能量,注意力本身,也是有限的。當我們將注意力分配到那些虛無縹緲的念頭中時,就很難處理好當下的事情,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的事情,自然也不會有紛繁複雜的念頭再來幹擾我們。
提升專注力,是應對抑鬱的重要手段。
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呢?在網絡上,有各種辦法。比如明確目標、減少幹擾、深度思考等等。其實在筆者看來,任何專注力的內核,在於建立循環反饋機製。
所謂的專注力,並不是將思維停留在一個具體的點上一成不變,妄圖通過一些手段將思緒牢牢拉住,不讓它離開。思緒不是具體的物質,沒有辦法被固定住,所以想要通過靜止的方式提供專注力,注定是徒勞的。
要想提升專注力,就要建立專注力的循環機製。給自己製造一個思維係統。
其實這看起來很難,但是對於抑鬱患者來說,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抑鬱患者本身,就具有自己的思維內循環係統。
想想我們平日裏是怎麼被困在過往的情感中出不來的?不就是係統循環嗎?
比如: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我要變好才能讓她喜歡我——我能夠變好嗎?——我沒辦法變好——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或。
這就是我們常常陷入的、悲觀的死循環。我們非常善於構建這樣的循環,然後將自己困在其中。隻不過我們構建的循環常常是負麵的、消極的。
而提升專注力,關鍵在於建立正向循環。比如:我想寫一本書——先要寫好大綱——然後列好目錄——然後開始寫第一個100字——寫100字容易嗎?——寫100字很容易——我能寫好一本書。
在這個正向循環中,有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寫100字。寫出這100字,就是我們需要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們建立正向循環的“自證預言”。
抑鬱患者,是非常善於進行“自證預言”的,隻不過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空想之中,去“自證負麵預言”。要想走出這個怪圈,就要充分利用這股力量,調轉方向,去“自證積極預言”。
我們之所以困在回憶中走不出來,是因為回憶是確定的、具體的、清晰的,而我們無法開創未來、邁向新生活的原因,是因為未來是迷茫的、混沌的、不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