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第十七章(1 / 3)

堂內驚歎聲連連,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這柄泛著瑩瑩光澤的彩釉宮廷扇上。

雖說這等古扇日常不便使用,可擺在家中放著也是賞心悅目的,不僅如此,它身上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名聲遠揚,極具收藏價值,光是上麵綴著的寶石也名貴至極。

魏舒窈眼中劃過驚豔,慢慢從軟榻上坐直了身體,如玉般纖細的手指無意識地轉著桌上的果盤,儼然動了要買下它的心思。

整棟樓閣這麼多人,自然不是隻有她自己這般想。

主棰人的聲音剛剛落下,便有人迫不及待地喊起了價,從百兩到千兩再到萬兩,價格仿佛沒有盡頭般地層層遞增,漸漸的,現場從開始叫價時的一片火熱變成了現在的屏聲靜氣。

越到最後,競爭就越是緊張激烈。那些跌破眼球的數字後麵綴著的銀子也變成了金子。

到這時候,繼續加價的人僅剩下了九個。

魏舒窈也在其中之一。

左右這些錢財到最後都是要送去西南賑災的,她花出去並不心疼。

一刻鍾後,又有人將價格提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這次隻有五個人繼續往上加價。

魏舒窈手中的私房錢再多,也比不過那些家財萬貫的富商,她有些可惜地命雲芝撤下了玉牌。

霍文珠正看在勁頭上,驚訝地問:“怎麼不繼續了?”

她目光在那柄宮廷扇上流連忘返,興致缺缺地撐著下巴,輕道:“囊中羞澀,買不起。”

霍文珠嘖嘖稱奇,“真是沒想到有一天還有你魏大小姐買不到的東西,而且一件也沒買著,以前這些人可都是排著隊討好你,瞧見嘉永候府失勢了,轉頭就換上另一副嘴臉,連在義賣上都借著一些暗地裏的規則處處擠兌你,可謂是一朝天上一朝地下……”

兩人談話間,並未注意這柄宮廷扇最終到了哪位拍客的手中。

當主捶人將流光溢彩的宮廷扇交付給買家時,全場爆發出又一陣驚歎。

有人指著下麵那道身影驚呼道:“快看,是福公公將扇子領走的,欽北王身邊的福臨公公,這扇子竟然被欽北王買了去,真是稀奇!”

魏舒窈聞言看過去,福臨目不斜視地手持托盤上了三樓。

那人又道:“這分明是女子所用之物,你說欽北王買這扇子做什麼?隻是收藏起來嗎?他似乎也不喜歡這種風格的啊。”

“真是蠢笨,男子買這個,自然是要送給姑娘家的,欽北王昨日才去了太尉府做客,興許是要將這宮廷扇送給太尉府的三姑娘。”

又有人幸災樂禍:“魏大小姐剛才搶了半天沒搶到的東西,倘若欽北王轉頭把它送給崔三姑娘,你說她會不會氣得連飯都吃不下去?”

一時間各種猜測紛然而至。

霍文珠聽見那些話後擔憂地望了眼魏舒窈,見她隻是麵不改色地喝著熱茶,並未多餘的反應,頓時又有些恨鐵不成鋼。

她拉著魏舒窈的手開始勸,魏舒窈本來就沒睡好,此刻被念叨地昏昏欲睡,也沒了再選東西的興致。

一場義賣會下來,霍文珠好歹還搶到一串佛珠,魏舒窈卻是兩手空空。

京中有排麵的世家子們大多數都拍到了一兩件心儀之物,喜笑顏開地盡興而歸,下樓的途中,魏舒窈走在其中格格不入。

有多嘴的人想上去炫耀一番,又礙於她往日的盛名,沒膽子當麵嘲諷,隻能從旁邊經過時說幾句陰陽怪氣的話。

但昨天顧子季同魏舒窈撞車那一出鬧得滿城風雨,顧子季一夜之間成了眾人之間口口相傳的人物,先不說評價好壞,最起碼在長安城中出夠了風頭。

風頭當然不僅僅隻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對它趨之若鶩,隻要操作得當,它有時可以轉化為權利威望,有時也可變現成真金白銀。

顧子季便是後者,發生昨日那件事之後,一部分極端的人覺得顧子季是好樣的,打壓了一下魏大小姐的盛名。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魏舒窈何錯之有?憑什麼要隨便被一個燒殺搶掠的惡人辱罵?雙方爭執相當激烈。

也正因為如此,顧子季名下的商鋪被那些擁護他的人一掃而空,短短幾個時辰,賺得盆滿缽滿,可以說是日進鬥金。

魏舒窈就比較吃虧,她的玲瓏閣還未建好,名下又沒什麼其他的鋪子,也未讓人引導輿論,在其中就落了下風。

替她委屈的人隻好往顧子季鋪子裏扔臭雞蛋爛菜葉,聽說當場就有人打起架來,大家武德充沛,現場一片混亂,也有人從中作梗趁著混亂想挑起更大的事端,被京兆府抓走了好幾撥才徹底安生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