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禦天祭禮遊靈觀 傳說二十四靈君(3 / 3)

陳瀟看著禦龍,歎道:“這龍,魔龍人化成龍時也大致是這副模樣。”

禦城也看著說道:“這其實是個未解之謎。不知是何故,在許多文明中,或多或少皆在某些時期出現過龍這種生靈。盡管細節各異,可大致上卻是相同,以致總有論調稱——在文明初始,龍作為一種外星種族到訪過許多星球,甚至協助文明發展,而後飛離去往其他星球。”

陳瀟感歎神奇,不留細看,隨隊往前,一座威武巨像展示眼前。巨像神群塑成翻舞狀,雙手張開放懷,身周浮雲圍繞,凜然正義。禦城道:“這位即是值守嚎月金月,寓意曆難的風雷天王——一禾。神話中講,嚎月本稱樂月,之前因各神魔相助,地界太平,故以樂為名。萬物優待甚厚,閑樂無虞,凡遇瑣事末節皆求神魔相助,使世道漸壞。一禾聽聞如此,便向宓尚自薦為嚎月金月靈君,引暴風雷雨降落地界,使得地界風雨交加,如冥鬼哭嚎,以此磨礪萬物生存。此後樂月即改為嚎月,而一禾成為曆難象征。”

陳瀟不喜:“好好一個樂月,一禾偏偏給弄成了嚎月,真是壞。”

禦城卻笑:“這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就像你認為,一禾多管閑事;也有人認為,一禾是位大智慧的神,鞭策萬物不使沉淪於安樂。我倒是更支持後者,因為處於安樂中,確實太易使人不敢在麵對艱苦困境,使品德漸喪。”

往前再走,一座身姿婀娜女像,似蒙著一身黑紗,手持朱色麵具半蓋著臉,露出的半張臉明眸皓齒,紅唇粉腮,嬌美迷人。禦城道:“這位是值守嚎月銀月,意表感恩的悲歡魔女,名稱九卜。九卜原本不存於天地冥三界,乃無幻遊曆時無意所造。因其受無幻魔力所成,身亦如幻影,蘊含強悍魔力。然九卜初成,難抑魔力,悲歡不定,常使冥界受害,於是被冥界放逐冥淵之中。可九卜魔力強勁,不久便衝破冥淵而入地界。此後九卜見地界喜怒哀樂掌控自如,即師於萬物,掌控自我,終有所得。見一禾之後無靈君值守,便自薦成為值守嚎月銀月之靈君,以感恩地界萬物所授。”再走一位,又見一座女像,閉目落淚,一手持尖石,一手流血:“這是值守和月金月,意表和平無爭的大願淨女——秋和。說到秋和,就不得不提一嘴發生在上古時期的人族大戰。那時二十四方人族各有矛盾分歧,以太古神魔之號彼此為敵,終於某年嚎月爆發二十四族大戰役,由於戰局甚廣,致後有稱天山大戰,亦有稱鰨北大戰。傳說此戰打得十分慘烈,連刮風下雨都帶著一股血腥。至第八月,秋和從天界下凡,試圖令人族止戰,然二十四方人族意見不一,矛盾愈烈。終秋和以尖石割腕,以死勸和,人族終停息戰爭,第八月得稱和月。此後神巫開壇以祭秋和,封神號大願淨女,別稱和平神女,諫宓尚立其為和月金月值守靈君,以為和平之表。”過下一座神台,其上嬰孩滿堆,爭攀雲煙怪像,其狀令人毛骨悚然:“這位是靈君中最為獨特者。其源於冥鬼,因幼嬰最為天真無邪,此鬼最喜化為嬰童之相,藏於冥界各處,專食生平作惡多端之魂。至於其如何成為值守和月銀月之靈君,各段神話傳說多有出入,唯有相同一點,便是此鬼由無幻薦予宓尚而成靈君。此鬼無名,因其神號噬惡嬰鬼而化名嬰鬼,意教萬物生靈知罪畏罪。”禦城捏了喉嚨,歎道:“講這些給你聽,可著實累人,嗓子都有點疼了。後麵的幾位靈君其實也沒什麼好講。”此時已轉至下一座神台,台上一座女像,手舉權杖,“這一位是宓尚之妻,號協天神祭,名昭天,值守豐月金月,以教萬物心存信仰。下一位則其與宓尚之子,號極樂酒童,名禦子,值守豐月銀月,使豐月裏萬眾皆樂。”

“你講講他們的故事嘛。”陳瀟撅嘴道。

禦城苦道:“哎呀,也沒什麼故事好講。這兩位靈君就是宓尚派下地界來助萬物慶祝豐月大收,令天地同樂。”隨隊走過禦子像,至一座神台下,其上絨草密集,花枝招展,一位女子飛舞絨草上,輕撫花枝頭,豔麗花裙,笑目百媚。禦城清清嗓子道:“現在這座是霜露仙子,夂季神像。夂季原是天界星辰仙子,一年冬月下界收服地靈——暹猊——而見地界秋黃枯土一片,又聞風雪將至,大地將是一片白茫,夂季煞是不喜,於是以花裙生造出一種開於秋冬的花樹——霜露。正當夂季將花樹布向各山川時,一頭春夏而眠,秋冬而動,偏好美色,名為淑窮的地靈正四處為害。此後夂季一番設計,將淑窮收服,令其每至秋冬,將霜露遍布秋野冬雪,使此季枯乏無味的地界煥發生機。故此,夂季被授命值守冬月金月,成為靈君,星辰仙子之號則因霜露花樹而變作霜露仙子,寓以美好色彩。”下一座神台上,兩個小孩童嬉鬧於山雪間:“這是值守冬月銀月,以天性為表的頑劣童子——雪魑與雪魍。他們兩個成為靈君的故事可就曲折難說了。雪魑雪魍是由風雪山川造就而生的魔靈,雖是魔靈,本性卻童真無邪,隻是天性好玩,時常在無意間為地界帶來些麻煩。人族幾度將之擒拿,可他們隻是天性使然,並非另有所圖,而不忍弑殺,無奈將之遠放。然兩位童子天性不泯,無意再造禍,人族無策,遂請神巫奏稟天界定奪,天界幾番議論,終使二靈成為靈君,賜神法,令值守冬月銀月,成全天性,而每當造禍必施法平息,不教賜罪。”行而未至下一壇,禦城道:“下一座是值守凜月金月,寓意克服的淩雲天王——太雲。可說起太雲,必與值守凜月銀月,寓意羈狂的狂行白叟——後亼——一同講,隻因二人是天成的宿敵。太雲與後亼從神魔大戰之後便私鬥不斷,無常亂鬥三界,擾亂安定,其餘生靈見則躲避,然從未得勝負。某日,二人鬥與地界,令地界變色,萬物驚走。打得膠著時,見野上亦有兩對廝殺,全然不懼他們,於是決定將彼此勝負寄於兩對廝殺的地靈。隨而太雲降服廉巢、洛烏;後亼降服雷鳥、白蛟,使廉巢與白蛟鬥於凜月金月;雷鳥與洛烏鬥於凜月銀月,而各自值守半月以觀勝負。故此,太雲與後亼皆成值守靈君,三界皆太平。”過後亼巨像是一座神秘巨像,一襲風帽掩著麵目,背後一柄玄色長刀。禦城道:“這位可是名聲響亮,他值守恩月金月,是扶難救危之表,號辟寒君士,大名蕩界。他在三界中少有敵手,即是杲乙亦敬服其神力高深。說到他,必提起另一號人物,號稱魔皇的死寺。死寺是集合宇宙所有仇怨而生的魔靈,以恨為軀,以怒為刀,好勝好戰,實力淩駕於世間萬惡之上,更是打敗過戰神杲乙,旦因萬物善神宓尚,往行魔士無幻,辟寒君士蕩界三者而無法稱霸五道三界。其中宓尚與無幻為大尊,不屑爭鬥又穿梭天地於無形,難以尋覓,故不得勝負,唯有蕩界常遊曆三界,可尋覓蹤跡。然而蕩界有大天下之心,神術無敵卻慈悲高尚,與死寺戰而不予勝負。為免天下蒼生受其毒害,蕩界自願成為值守恩月金月之靈君,與死寺約定值期相鬥。此後,每每蕩界下凡,死寺必現身與其爭鬥,直至蕩界值期期滿繼而雲遊三界,死寺方回冥界,使死寺無心控製三界。”禦城大出一口氣,看著前方歎道:“可算是要到頭了。這最後一座值守恩月銀月的靈君,號感業混妖,名落意,重意萬物情感。落意最好窺探萬靈情感,可冥界中的魔靈大多情感薄弱,令落意不喜,故過冥淵入地界,享受萬物生命自然而生的情感,無論喜怒哀樂,其一概全收。初始,落意好奪取,使地界萬物情感皆收於其身,地界生靈漸而無情,以致一度仿若冥界。此後宓尚下界勸服落意將情感歸還萬物生靈,將之化作值守恩月銀月靈君,守護地界一眾生靈之情,不使淪為無情冥界。至此,二十四靈君皆有所屬,各有表意,以教世人存善去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