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發動兵變,使用玉璽,征調軍隊,攻擊嬴政度假所在地雍縣(陝西省鳳翔縣)蘄年宮(雍縣城內東南角),企圖捕殺嬴政。嬴政命宰相昌平君、昌國君(均是貴族,名不詳)集結部隊迎擊,嫪毐兵敗逃走,被追兵生擒,屠滅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車裂他和他的黨羽。嬴政把娘親囚禁在雍縣[艸負,音貝]陽宮(陝西省戶縣西南),把她所生的兩個兒子殺掉。下令說:“跟我談話時,膽敢涉及皇太後的,立即斬首,砍斷四肢,堆到宮門之外。”於是,27個進言規勸的人,被當場處死。齊王國賓客茅焦要求晉見,嬴政坐在高堂,手按寶劍,口吐白沫。茅焦慢慢地走到跟前說:“大王的行為,十分狂悖,難道自己竟不知道?車裂假父、撲殺二弟、放逐娘親、屠殺進諫的忠臣,即令是姒履癸(桀)、子受辛(紂),也不至這麼殘暴。一旦傳遍天下,向心力立刻瓦解,沒有人再向往秦王國。我為大王擔憂,言盡於此。”嬴政頓然醒悟,急急下殿,用手扶他起身,說:“我接受你的忠告。”前往[艸負]陽宮,迎接趙太後返回鹹陽,母子感情,恢複往昔。
嬴政之誅殺嫪毐,並不違反善良風俗,也不違反國法。嫪毐不過娘親的情人、奸夫而已,怎麼能稱“假父”?茅焦每一句話都在刺激嬴政發瘋,而嬴政竟沒有發瘋,簡直不可思議。可能嬴政正在尋覓一個下台階梯,而茅焦適逢其會。無論怎麼吧,茅焦的言論並沒有說服力量,而隻有激怒力量,竟然發生說服效果,以致使我們懷疑事件經過的真實性,假定是真的,我們則懷疑是不是出於嬴政的安排。
楚王國(首都壽春【安徽省壽縣】)國王(二十三任考烈王)羋完,沒有兒子。趙王國(首都邯鄲【河北省邯鄲市】)人李園,正準備把妹妹獻給羋完,聽說羋完沒有生育能力,不敢貿然行事,恐怕進宮之後,也不能生兒子,就會失寵。春申君黃歇遂把李園妹妹迎接入府當小老婆。不久,她懷了身孕。黃歇把她送回哥哥李園家,然後向羋完推薦。羋完果然迎接她進宮,最後生下一個男孩(羋悍),封為太子。母以子貴,李園的妹妹也成了王後,舅爺李園遂進入政府。
李園既爬上高枝,不再需要黃歇,同時又害怕黃歇泄露機密,遂秘密結交亡命之徒,準備殺人滅口,消息逐漸傳開。不久,羋完臥病,17天後逝世,李園第一個被召入皇宮,李園在宮門設下埋伏,黃歇冒冒失失進去,伏兵突起,亂刀砍死,把頭顱投到宮門外,派遣官員搜捕黃歇家屬,全體誅殺。太子羋悍繼位(二十四任),是為幽王。
羋完、黃歇、李園、李園的妹妹,四邊關係築成楚王國高階層政治舞台。短兵奪權,無情無義、變化莫測。三寸之外,一片黑暗,誰都不知道黑暗中埋伏著什麼。戰國時代所謂“四大王子”之一的黃歇,他的高位不是他的小聰明能夠承當得住的,這從他率領五國聯軍在函穀關外,沒有交鋒,就告潰敗,可得到證明。站在社會史立場,李園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是一個標準“膩人”,他要拍你馬屁時,連漂亮的妹妹都雙手送上,那種忠心和溫情,以及善體人意的媚態,使你無法拒絕。可是翻臉時的疾如閃電和回報的酷烈,更使人發抖。在李園之前,還有一個人跟他相似,那就是夏王朝第七任帝寒浞。在李園之後,數目可就更多,直到20世紀,隨時都有人登台亮相。不過時代不同,方式稍異。寒浞、李園,是鯊魚群中最精彩的兩隻,最好不要遇上。遇上必被纏住,輕者遍體鱗傷,重者全盤覆沒。
紀元前235年,秦王國(首都鹹陽【陝西省鹹陽市】)文信侯呂不韋服毒自殺,家人把他埋葬,秦政府著手調查,凡是參加吊喪的隨從和賓客,一律逐出國境。嬴政下令說:“從今之後,凡主持政府,像嫪毐、呂不韋一樣荒唐的,財產沒收,以此為例。”
《法言》曰:“有人說:‘呂不韋豈不是大智大慧之人,他把人當做貨物,拿出來交易。’揚雄說:‘誰說呂不韋大智大慧?為了貪圖官爵,付出他的家族。我認為呂不韋不過是個大一點的小偷。小偷的意義是:眼睛隻看見瓦罐,卻看不見洛陽城。’”
傳統史學家習慣於以成敗論英雄,照揚雄所言,呂不韋如果能夠善終,豈不就成了大智大慧!耶穌告訴他的門徒,為了傳教的緣故,“應該靈活得像條蛇”。呂不韋不過靈活得像條蛇而已,他並沒有傷天害理。從一介平民到掌握國家權柄,現在可以訴諸選舉,古時候並沒有固定的渠道。呂不韋深謀遠慮,節節銜扣,智能過人,無疑問的是一代豪傑。他唯一不能掌握的,是他的舊情人趙姬是那麼淫蕩,索取沒有止境,而嬉戲在他懷中肩上的嬴政小娃,又是如此徹底地翻臉無情。
紀元前233年,秦王國再攻趙王國,韓國王(五任)韓安恐慌,割讓土地,獻出國王印信,請降格作秦王國的附庸,派韓非到秦王國晉見。
韓非,是韓王國(首都新鄭【河南省新鄭縣】)的王子之一,法家學派巨子。眼看祖國日益衰弱,憂心如焚,屢次向國王提出書麵建議,國王都一笑置之。韓非對當權官員的顢頇,至為痛心。當權官員平常日子優待禦用的搖尾學者;當國家緊急時卻依靠平時瞧不起的武士。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用,用的又不是培養出來的人才。目睹廉潔正直的人,被邪惡的當權分子排斥,考察過去的得失變化,韓非著《孤憤》、《五蠹》、《內儲》、《外儲》、《說林》、《說難》……共56篇。
嬴政崇拜韓非的學問和才能,打算會見他。於是,韓非抓住出使秦王國的機會,上書給嬴政,說:“秦王國擁有數千華裏廣大領土,武裝部隊號稱100萬,紀律森嚴,賞罰公平,號令分明,天下無人可及。我冒死請求大王賜予接見,將貢獻破壞合縱同盟的具體方案。大王如用我的方案,不能一舉成功——趙王國不投降,韓王國不滅亡,楚王國、魏王國不屈服,齊王國、燕王國不歸順,霸王之名不能建立,四鄰所有封國國君不來朝覲,就請大王把我誅殺,作為對大王不夠忠心的懲罰。”嬴政怦然心動,還沒有任用,李斯已妒火中燒,打小報告說:“韓非,是韓王國的王子。大王的目的是在並吞天下,而韓非不可能忘情祖國,而全心全意效忠秦王國,這是人之常情。但送他回國也不是辦法,以他的才能,萬一韓王國重用他,將成為我們的後患,不如用法律除掉他。”嬴政認為合理,遂把韓非逮捕監禁。李斯派人送去毒藥,叫韓非自殺。
《法言》曰:“有人問:韓非作《說難》大文,卻死於‘說難’,為什麼他不能實踐他的理論?揚雄說:正因為‘說難’,他才犧牲。那人問:為什麼?揚雄說:君子以禮教支配行動,以信義克製自己。意誌相合就合作,意誌不相合就分開,而根本不憂慮會不會相合!假如企圖說服別人而擔心合不合對方的心意,那可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那人問:韓非憂慮的正是合不合對方心意,難道不對?揚雄說:說服工作不采取正當手段,才值得憂慮。方案是不是被接受,不值得憂慮。”
司馬光曰:“君子愛他的親人,也愛別人的親人;愛自己的國家,也愛別人的國家。所以勳業偉大,美名照耀宇寰。而韓非向秦王國獻策,第一就是要先覆滅他的祖國,目的隻在證實他的學問和才能。他的罪惡並不是一死就可了之的,不必憐憫他的遭遇。”
韓非這份賣國上書,十分蹊蹺。司馬光跟他的編輯群,似乎在故意抹殺真相。據其他史書記載:嬴政拜讀韓非的大作,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怨自艾說:“我能夠跟這個人做朋友,死而無恨。”當李斯告訴他韓非是韓王國的王子後,嬴政遂對韓王國發動攻擊,這次侵略行動,是傳奇性的,不是為了土地,而是為了人才。這種情形下,韓非到了鹹陽,嬴政當然迫不及待地立刻接見,恐怕連撒尿的時間都無法等待。但該信語氣,好像是韓非壓根見不到嬴政,才哀哀上告。而且韓非有口吃的毛病,他頂多呈上他的大作,那就夠了,不可能要求會麵,以韓非的智慧,不致堅持自暴其短。即令韓非要求會麵,也不可能寫出那種幼稚言論,提出一連串滅國保證。韓非的大作《韓非子》,每一句話都是一個釘錘,完全訴諸理性,字不虛發。而這份賣國上書,卻像江湖郎中在賣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藥,豈不低估了他的對手?《史記》不載這封信,《戰國策》不但不載這封信,還指出另一樁公案(被姚賈陷害)。司馬光所以如此,隻是一樁政治上的小把戲。因為在現實政治上,司馬光的對手王安石,是一位披著儒家外衣的法家,而韓非卻是法家學派始祖。正好利用這封賣國上書,把法家醜化,使人們產生“法家就是賣國賊”的印象。
紀元前229年,秦王國(首都鹹陽【陝西省鹹陽市】)向趙王國(首都邯鄲【河北省邯鄲市】)作滅國性攻擊。趙王國大將李牧、司馬尚,竭力抵抗,秦軍不能前進。秦王國間諜給趙國王(五任)趙遷的寵臣郭開更多的金銀珠寶,於是郭開向趙遷警告說:李牧、司馬尚即將叛變。趙遷大起恐慌,派趙蔥跟齊王國(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將領顏聚,接替李牧、司馬尚職務。李牧悲憤,拒絕交出兵權,抵抗失敗,在逃亡途中被殺,司馬尚也被罷黜。
“誣以謀反”的鐵帽,法力無邊。天下多少忠臣義士和國家棟梁,喪生在這個鐵帽之下,自古忠良多枉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趙王國亡在眉睫,還替敵人誅殺最後一員名將。郭開屬於一臉忠貞分子,曆史自有定論。而國王趙遷,這位摧毀趙王國的凶手,可真是名符其實婊子養的。吉林小說網www.jlgcyy.com為您提供柏楊曰無彈窗廣告免費全文閱讀,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