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25章(1 / 2)

誠王妃一直密切關注、反複比較著京城適齡的姑娘們,想為二子顧信挑個媳婦,時不時也會問問長媳、顧采薇的建議。

不成想,四月中旬,皇上大筆一揮,給兩個兒子都指了親事。十九歲的大齡單身大皇子當朝泣涕,語不成言,十三歲的二皇子得了個比自己大兩歲的未婚妻,不論心裏如何,麵上自然是痛快地領旨謝恩。

禮部為了預備兩位皇子前後腳成婚、訂婚之事,自然忙得團團轉。

誠王府的二子為大皇子終於要娶妻高興,三子、四子也因二皇子嶽家顯赫而興高采烈。

誠王妃卻被皇上這麼不按理的旨意,險些氣出個好歹來。她暗暗看好的小姐一下子成了皇子妃,自然不能與之爭鋒。

但是這樣一來,她再看其他姑娘,總覺得要不然就是門戶上不合適,要不然就是姑娘本身不中意,頓時挑不出二兒媳人選了。

誠王一係一直居住在京城之中,所認識的無非就是眼巴前的這些文官武將,範圍並不廣。

誠王妃整日長歎:“為我兒找個媳婦怎麼如此之難。”甚至私下跟誠王抱怨,大皇子年紀那麼老大,配個媳婦也是應當應分,二皇子比她們家三子顧值都要小幾個月,皇上這是著的哪門子急,亂點鴛鴦譜。

誠王寬慰愛妃,說是二子沒媳婦也不用急,遲早的事,還被誠王妃暗暗在胳膊上狠掐了幾下子,幸好誠王心寬體胖,一身肥肉厚實的很,不怕這個。

誠王愛妻寵妻,數十年如一日,看著誠王妃心浮氣躁、鬱結不解的樣子,自然將幾個混小子時不時罵一番,要求他們常到母妃麵前來,彩衣娛親,博誠王妃一笑,尤其是二子顧信。

另一方麵,他也開動腦筋,想著從哪裏變出個兒媳婦來,才能徹底去掉愛妻心病。想來想去,惦記起了身在孟州的異母兄長孟王。

當年務豐帝爭位時,孟王因為天生跛足,知道自己沒有勝算,早早置身事外。自己則堅定站在嫡親的皇兄這邊,雖然因為才疏智短,沒幫上什麼忙。

因此,同胞兄弟們事敗後身死奪爵,這一輩隻活下來兄弟三人。

孟王被分到孟州吃灰,自覺地龜縮一隅。自己被皇兄留在京城,享受富貴,然而無職無權,像是用來裝點的門麵。用女兒顧采薇的話說,就是所謂的“吉祥物”。

隨著務豐帝在位日久,帝王威嚴越發深厚,心思更是深不可測,誠王與孟王不知怎地惺惺相惜,有點難兄難弟的意思,信件、禮物往來多了起來,已經持續多年了。

此時誠王便寫信,詢問孟州有無適配自家二子的人家。

沒多久,孟王回信,介紹了孟州一戶姓彭本地世家,家中人口簡單,嫡出姑娘隻有一個,正好十六歲,尚未許親,品貌出眾,與誠王弟家二侄子可堪匹配,還說他願意保媒。

誠王妃便動心起意,想要親自去孟州看看,自然也要拎著顧信給對方家裏相看一番。

誠王連忙進宮,向務豐帝一五一十地報告,說娘子想帶二子去孟州找個媳婦。皇上笑著特準信郡王出京。

顧采薇知道後,若有所感,她查看了地圖,發現孟州州府,離柳庭璋所在息縣並不遠,大概趕馬車也就是兩三日路程。

說實話,她對柳庭璋這個徒弟也是懷有好奇之心的,她對著紙麵寫字執教時,想到對麵學生十三歲,隻能代入自家同齡三哥那副愣嗬嗬看賬本的樣子,隻覺得好笑。

但是對麵字裏行間又與三哥截然不同,少年卻很有老成之氣。日長天久,顧采薇對他的麵目自然好奇起來。

不過說到麵見,柳庭璋困於家境和年紀,自然不方便出遠門。自己作為宗室,無帝詔不得出京,而且身份還是披著馬甲的,顧采薇以為他們隻能紙筆往來,肯定見不上呢。

眼前卻突然有了個機會,她一個與朝廷不礙事的郡主,跟著母妃、哥哥出京,皇上想必會同意。那麼,顧采薇要不要走這一趟,說不定能見到柳庭璋呢?

端午節熱鬧過後,顧采薇一連幾日四處赴宴累得很,幹脆窩在自家教室裏,與柳庭璋聊了一陣子粽子等事,被徒弟好心叮囑她注意牙口、腸胃給氣著,恨恨回了個【哼】字。

隨後她寫字問柳庭璋:

【為師想要出門遊曆一番,可能會去孟州州府轉轉,你能前往一見麼?】

柳庭璋的答複緊跟著顯現,一筆字越發圓融如意:

【夫子願意見學生?不論多遠,學生自當奉見。有事弟子服其勞,學生願為夫子牽馬執蹬。】

不止如此,柳庭璋還寫了一大些話,迫切要見夫子之心,躍然紙上。

顧采薇雖然對離京並不算十分渴望,也知道機會難得,那處還有人牽掛,看著字紙好一陣,終於下定決心,去找母妃說,想要一同去孟州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