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王和三子、四子,在誠王妃離京後就一起去往京郊莊園避暑,八月初為了參加大皇子的婚事,父子們趕回京城,然後便沒有再折騰,就在京中等候誠王妃一行歸來。
沒想到,他們居然將半個月的路程,硬生生拉成了一個月。誠王成日裏在府中長籲短歎,說是沒有王妃陪伴,做什麼事情都無聊。
三個兒子圍著父王團團轉,變著法子逗他開心,長媳常常抱著不到周歲的閨女顧珍,來給誠王解悶。誠王才勉強逗逗孫女,任由小孫女在他肚子上蹦跳。
不過對兒子們就沒這麼客氣了,時不時就拎過來罵一頓,要不是礙於宗室無詔不得出京,隻怕誠王早就將幾個渾小子,有一個算一個,踹出京去,趕緊迎王妃回府了。
正因如此,見到誠王妃一行先走一步,派入京中王府報信的府丁後,世子帶著三弟,躲命一般騎馬趕到京郊,這是宗室能無詔而行的最遠距離,來守候母妃了。
可憐顧采薊,一心想跟著哥哥們出發,硬生生被誠王扣住,說是接王妃不用這麼多人,讓他在家好好練武藝,等王妃回來,打一套拳表演一番,逗母妃開心開心。
顧采薊一邊抱怨說自己又不是猴子,一邊努力練拳,一招一式都極下功夫不提。
日上三竿時分,秋意盎然。會合已畢,相互行禮之後,車隊又加長了些,三個兒子騎馬護送,一行人一同向誠王府行去。
誠王自己捧著肥碩的肚腹,在府中一個勁兒轉悠,時不時派人去府門口看看,王妃回來了沒有。
終於等到,誠王毫不顧忌一群子女眼巴巴看著,大步走到誠王妃身邊,拉著娘子的手,述說思念。
誠王妃自己不好意思起來,連忙讓孩子們各回各院,之後再傳令找他們來敘話。
顧采薇回到自己小院,像是帶回了這個院落的精氣神,留守和隨同的眾人紛紛動起來,力求讓小郡主舒適。
跟隨她出門一遭的四個大丫鬟總攬全局,她們各行其是,指揮卸行李的,吩咐上飯菜的,安排沐浴泡澡的,鋪陳床鋪的,一會兒功夫,就讓顧采薇回到了平日的生活之中。
她舒舒服服的收拾整理好自己,看看時辰,大概是未時,一般來說,父王、母妃這時都要午歇一陣子,想來一時半會不會叫他們子女們去正院,顧采薇準備也睡個午覺。
此時,識墨拿著柳庭璋贈禮的那個不起眼的包裹,猶豫著請示:“郡主,這是您,額,那日在孟州得來的,是否也收進庫房去?”
顧采薇看著樸素的棉布包袱皮,一下子想起來瘦高靦腆的徒弟來。她沉吟了一下,安排道:“將其中字紙取出,好生收在教室的書架上。裏麵那疊子木書簽,幫我擺在桌上。還有幹桂花布袋,嗯。”
顧采薇看看此時房中,正中八仙桌,房邊羅漢榻,牆角一架古琴靜靜擺在矮幾上,還有長條案桌,花幾等等不一而足。那邊一架整麵的四季花時大屏風,後麵是自己精致繡床。
她四顧一圈,便讓識墨將包裹裏的幹桂花布袋掛在屏風朝向床的那一側,這樣一來,她每每就寢時,抬頭就能看到徒弟心意,鼻端也能聞到喜歡熟悉的香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