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2 / 2)

三哥回話的粗噶聲音逐漸遠去:“我才不稀罕。他們曹家沒什麼好人才,我認這親事也就罷了,還想讓我上趕著?”顧值滿不在乎、不以為意的心思比話語都衝。

再往後,顧采薇就聽不真切了。

聽到曹家,在京中,那便指得是繼後曹氏的娘家、三皇子的舅家。現在曹家隻有一個皇後嫡親兄長,也不算成器,依例給封了個承恩伯而已。

耐不住,這個曹伯爺能生孩子,子女成群,女兒超過一打之數,至於曹後的親侄子,就有五六個,自然有嫡有庶,然而,沒聽說有特別驚才絕豔的,都是依靠外戚身份混個名頭罷了。

三哥的未婚妻子,自然要從嫡女中出,恰好曹伯爺的嫡幼女,隻比三哥大一歲,勉強算是年齡相合,因此皇上亂點鴛鴦譜給定下。

不過,三哥好像不太滿意,一直很不上心。對比大哥當年定下大嫂張氏當未婚妻,婚前去張家比回自己府都勤的樣子,三哥簡直像是沒定親一般,隻是任憑女方曹家時不時送些家常禮節,保持著走動罷了。

顧采薇自然理解三哥,這便要扯到朝中立儲之事、三個皇子相互競爭太子之位了。

自家大哥誰也不幫,安安心心當個邊緣化的誠王,皇上對待侄子,自然不如親弟弟,大哥這個誠王再不複父王那般聖寵。

二哥因為當年幫大皇子造勢而獲罪,但是大皇子事後表現讓人齒冷,居然再沒有與二哥聯係,還不如二皇子暗地贈銀。

二哥必然是心寒了,與家人信件往來,再不提大皇子。

而且大皇子黨,分明是一盤散沙,並無核心號召人物。

至於三哥、四哥,與二皇子好得像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三人從小就要好,情誼深厚。

這一兩年,擔心惹了皇上忌諱,哥哥們身上又帶孝,三人明麵上交往不多了。

但是私底下,二皇子扮作柳祭酒的隨從,隨外祖父來誠王府給顧采薇授課,趁機堂兄弟幾個見麵,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曹家則是鐵杆的三皇子黨,畢竟三皇子流著一半姓曹的血液,三哥被迫與之結親,自然不樂意。

朝中原先三足鼎立,不過這一兩年,隨著弟弟們一日日長大,大皇子年長幾歲的優勢就不算突出了,他又沒有產生新的亮點,自然此起彼伏,大皇子黨的聲音漸弱,在朝廷議事上難以建樹,局勢向著二龍奪珠轉化。

曹柳兩派,分別旗幟鮮明地擁護二、三皇子。

三皇子黨以曹承恩伯跳得最高,聲音最亮,畢竟他是舅舅身份,名正言順。

二皇子黨,眾臣們就像石榴籽一樣,圍繞著年老德高的柳祭酒,時刻緊盯他的言行,想奉這位二皇子外祖父為黨魁。

然而柳祭酒自己並不想摻合立儲一事,他與長子關係淡泊,次子早就出家為僧,因此他並沒有什麼要為柳家子孫爭功的意思。

他早就辭了為二、三皇子教書一事,如今又多次上書乞求辭官歸老。皇上一直不準奏,還大加安撫,又像是要釋放屬意二皇子的信號一樣。

不過,眾臣確實被信奪爵奪姓一事嚇到了、學乖了,知道多觀察一陣子了,並沒有隨意附和或者反對。所以,皇上挽留柳祭酒更加真心。

聽這位老臣說想給幼薇郡主上課,然而身份限製,多有不便,因此要辭官求個自由,皇上啞然失笑,隻以為是柳祭酒的托辭。

為了施恩,皇上大筆一揮,特赦幼薇郡主能夠正大光明出入國子監,作為唯一的一個女學生,與高官顯貴家的年輕子弟們一同學習。

顧采薇顧慮自己還在父王孝期,一個月也就去國子監學院一趟,點個卯,從學庫中借閱些資料,算是領皇伯伯這份殊恩。

畢竟那裏的許多教課夫子,細究起來,學問未必比顧采薇精純。或多或少,他們交談甚至微微辯論過,顧采薇才有此感受。柳祭酒作為國子監一把手,也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多虧如此,顧采薇托福在國子監看到分門別類、收集齊全的表文公函,在指導柳庭璋練習官樣文章、準備鄉試時有了模板,才更加得心應手。

柳祭酒一直很欣賞這個女學生,自動恢複了每十天半個月,就登臨誠王府,為顧采薇授課的舊習。

其間耐不住外孫糾纏,柳祭酒還帶著喬裝打扮的二皇子來過幾次,讓顧采薇對於他們祖孫關係,有了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