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87章(2 / 2)

顧采薇心中驚駭萬分,麵上卻八風不動。她與柳老師徒多年,但是君子之交,多聊學問,少談家事。

她隻知道,柳老二子一女,與夫人獨居一府,他們與長子疏遠,對長子家的四個孫子更是不親近,次子早年出家為僧,次媳先歸家後改嫁,並無子嗣,唯一的女兒就是二皇子生母柳妃了。

沒想到,仿佛查無此人的柳老次子,竟是柳庭璋的生父!

也就是說,柳老是柳庭璋的親祖父,二皇子顧珩是柳庭璋的姑表兄弟了。

直到她帶著盈盈笑意將程侍郎送走,都沒從這般奇妙的聯係中回過神來。

顧采薇回憶起自己刻進骨髓的那次夢別,三哥顧值在介紹北鬥七星淵源時提過,七星同氣連枝,若是下凡曆練處在同一時空,多少會沾親帶故,也算相互間的牽絆。

三哥聽聞文曲星君投胎成為一個籍籍無名的窮小子時,還有些詫異,微嘲說,想必是因為文曲用一世功德換成聯係搖光公主的異能,與天道相衝有所折損,所以才出現了其餘六星同為血脈相連的顧家人,文曲孤零零一個的局麵。

顧采薇深感天道輪回的神奇莫測,如今看來,文曲投胎的柳庭璋與轉世玉衡星顧珩存在血緣親,七星還是相互勾連著的,天道不算為難他們,隻是可憐徒弟幼時成長頗受磨難,小小年紀還當過跑腿學徒,飽嚐辛苦。

未免弄錯,顧采薇又細細問了徒弟關於他生父的事情。

柳庭璋隻從娘親那裏聽來生父姓名、其時官職,但是柳縣令身家背景孟氏一無所知,她連這人的樣貌都記不清楚了,隻能說儒雅斯文、手不釋卷等籠統特征,無濟於事。

柳縣令給孟氏母子留下的房產、錢財都無特殊之處,無法佐證。

多少知道些內情的鄉鄰們,曾經說過閑言碎語傷害母子,柳庭璋也不願求他們作證自己娘親作過縣令外室。

事到如今,也就是柳縣令當年親手寫下的幼兒信息紙張聊可一觀。

柳縣令寫過“廷”字是家中子侄輩排行用字,顧采薇努力回憶柳老的四個孫子姓名,分別是廷城、廷坤、廷堪、廷埠,發現果然如此,柳庭璋的“庭”,與“廷”字音韻合轍,但是多了幾筆,可能是柳縣令起名時另有什麼考量。

至於“璋”字,柳縣令在紙上解釋出自“弄璋”,顧采薇造訪柳府時,裝作不經意地問過柳老,他的孫子輩為何中字從廷,尾字從提土旁。

說起來,這也是柳老對長子不滿乃至疏遠的原因之一。柳家世代書香、自有風骨,在家譜上對於子孫名字早有約定,到了柳庭璋這一輩,尾字應當是斜玉旁,正如“璋”字。

但是皇上給他的三個皇子起名單字,正是斜玉旁,如顧瑾、顧珩。柳老長子自作聰明要避諱,不顧父親的反對,硬是給自家四個兒子改名為提土旁。

為這事連他親妹柳妃都覺得大哥莫名其妙,像是拍皇上馬屁卻拍在馬腳上,皇上對於臣子家如何給孩子起名毫無興趣,當年聽說柳祭酒被兒子氣得夠嗆,還下旨給柳老長子申斥他不孝。

諸如此類事情不勝枚舉。柳老才對長子心寒,但是次子出家是他意想不到的,確實是他心中半生隱痛,從此不在人前提及柳縣令,就當沒這個兒子。

顧采薇看著老人回憶起往事麵色悵然,她也心下不忍,旁敲側擊了解到柳縣令出家後與家人再無聯係,如今無人知道他是生是死、身在何方,便沒敢再細問了。

從名字上來看,柳縣令給兒子起名確實是按照柳家家譜——柳祭酒家的家譜來的。

但是單憑一張紙、一個名字,再無旁證,就讓柳老一家接受從天而降的一個孫子,顧采薇想想也覺得並無可能,更遑論將柳庭璋的戶籍遷到京城清貴的柳家了。

她自然相信徒弟,但是這番打聽周折下來,離會試報名截止日期越來越近,徒弟還是無法報名,她都替柳庭璋心急如焚了。

也許,讓柳老親自見見青年孫子,相處一二,再告訴他關於柳縣令在息縣的這筆風流債,柳老說不定會信,會發生什麼轉機?

顧采薇作如是想,便在寒冬臘月,烘烤著溫暖的炭盆,斟酌著給柳庭璋寫道:

【你生父一家正在京城,你可願上京相處,以圖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