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牧羊(1 / 2)

沈銀踏著琉璃金光走進禦寢殿,覺得恍若隔世,她把番紅花呈上,隻提了一個要求,為沈圭昭雪。

劉蕙大喜,反複和孫櫓確認:“真的是番紅花?”

孫櫓看著藥箱裏的草藥,也嘖嘖稱奇:“你把番紅花……做成了書箋子?”

“罪女苑子裏養的,覺得開的花好看,也不知道是什麼草藥。收了來就曬幹,做成書箋子,看到了皇榜的圖畫,才意識到此乃番紅花。”沈銀解釋。

劉蕙歡欣的拉她起來,說著說著就抹淚:“好丫頭,陰差陽錯的,你竟養了番紅花。果然是好人有好報,東宮當年一念寬恕,如今反過來救了他老子。”

番紅花,源自天方國(注1),雖藥效奇,但周人對它並不熟知,又兼難養,故沒人會費精力去栽培這種沒好處賺的草藥。

唯一的例外是,富貴閑人。

比如沈銀,得蘇仟厚待,不宜拋頭露麵,整天對著蘇府的苑子閑得發慌,意外見了此藥,也隻是覺得花朵好看,就盡心盡力養著,打發時間。

沒想到,今日竟救了天子一命,果然是,世事難料因果輪。

“你放心,平昌侯一事,當時是情急之下無奈之舉,聖人定會為沈家昭雪。除此之外,你的罪也免了罷,本宮都要抱孫兒了,過去的就過去了。他日東宮迎娶新婦,你也一定要來喝杯喜酒啊。”

劉蕙笑了,恩怨都隨風,歲月釀成了酒。

然而,當孫櫓以番紅花入藥,卻遭到了朝野上下的反對。

給西周皇帝用域外小國的方子?甚至主味藥材中原都沒怎麼見過,無論從麵子上還是真從安全角度上講,都是“愧對列祖列宗”的事。

當劉蕙把甚囂塵上的分歧講給趙胤聽時,這位西周皇帝已經眼睛都很難睜開了。

良久,才虛弱的道了句:“……聽說這期間,皇後全天下尋藥,好個忠義感人……”

最後四字帶了莫名的意味。

劉蕙莞爾,俯下身,讓趙胤聽清她的回答:“回稟陛下,世間千萬關,情關最難過。東宮最難捱的劫還沒渡,陛下怎能撒手歸天,讓他一個人去擔呢?”

一番話也是直白坦然到可以。

趙胤笑了:“情關麼……嗬,什麼必告予亡夫,你說憫德皇後到底打算什麼,不可能的嘛。”

“孩子們的坎,讓他們自己去過吧。我們這一代,該退出風雲的戲台子了……山海壯闊,未來都是他們的。”

劉蕙看向窗外,快到七月了,日光明媚,一如她當年進入右相府,遇到另一個她。

——“江南的七月,應該是漫天蓮荷吧。采蓮湖上棹船回,風約湘裙翠,會唱麼?”她問她。

待閑下來了,就去唱曲兒,打發日子,唱到變成老婆婆罷。劉蕙暗自在心裏決定了。

聖人的病情,最終使用了天方國的方子。

雖然朝野諸多擔憂或反對,但聖人一意孤行,異常堅決,這事兒也就定下來了。

好在老天開眼,幾劑方子用下去後,龍體肉眼可見的好轉起來,天下歡喜,普天同慶。

果然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麵發展,這個新生的王朝。

西域,草原深處,加爾摩王庭。

加爾摩設看著繪在羊皮卷上的疆域圖,長歎一聲:“大勢已去,天不遂我英雄!”

“大汗,我們的草原廣袤,遠勝它西周國土。隻有我們還有河流和牛羊,周軍就不敢貿然深入,我們就還有機會!”臣子們群情激憤。

加爾摩設瞥了眼王座旁邊被鐵鏈拴著的人,苦笑:“機會?你看西周人,骨頭硬得很,到現在都不肯跪下。要打下他們的國,難啊。”

那人腳腕和手腕都拴著鐵鏈,衣衫襤褸,蓬頭垢麵,臉上隻有一雙眼睛雪亮,依稀是故人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