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命運多舛 寄人籬下求生存(2 / 2)

“你放心,娘一定視你如己出,你不是本姓李嗎?娘也姓李,我們娘倆本就是一家人,今後這裏就是你真正的家了,沒有人再讓你受委屈了。”徐夫人拉著彭奴的手慈祥地說道。

“今後你就是我徐溫的兒子,爹給你改下名字吧,以後就叫徐知誥,爹希望你將來成為淮南的可用之才。”

“多謝爹,孩兒一定謹記爹娘的教誨。”彭奴終於有個家了,他非常開心,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些許希望。

徐溫讓徐知誥與自己的親兒子一起讀書習武,一來是因楊行密托付,二來徐知誥確實討人喜歡。但生活似乎故意在捉弄他,沒到半年徐溫三子徐知誨因病不幸夭折,徐夫人哭得非常傷心,徐知訓見母親哭的厲害,心情很糟糕,看見徐知誥後不由分說上去就給了他兩拳,罵道:

“都怪你,我就知道你來我家就沒好事,真晦氣,不是你三弟就不會死。”徐知誥沒有反駁,他雖然很無辜,但這時候他也不知怎麼辦。

“二弟,把他攆走。”徐知訓喊徐知詢,徐知詢一般聽大哥的,他倆過來將徐知誥從屋內一直推到徐府大門外,並喊了一聲“滾”後將大門緊閉,徐夫人此刻悲傷不已,也沒注意到幾個孩子間發生的事。徐知誥沒有反抗,他委屈的不知所措,外麵正下著雨。他想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吉利,爹死了,娘死了,現在養父兒子也死了,他覺得自己真是個多餘的人,徐府明明不歡迎自己,為何還有賴在這裏呢?離開吧,可又能去哪裏呢?小小的徐知誥經受著心靈的拷問,他站在徐府門外任由雨淋著,他挪動腿走了幾步又停下了,因為真的沒有地方去。

這時徐溫從外麵匆匆回來了,他已經知道兒子沒了,看見徐知誥站在雨中,徐溫連問都沒問一聲就進屋了。因為徐溫心情壞透了,就在得知兒子死訊前,徐溫與李遇在朝堂上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兩人在給前方運送物資方麵產生了分歧。李遇堅持用大船,因為大船運力大,而徐溫堅持用小船,因為河道淤堵嚴重,大船可能行不通,兩人各持己見,最後李遇罵徐溫不懂軍務,弄得徐溫窩了一肚子火。

徐知誥想著回去找師傅,可太遠他不認識路;或者再去找楊行密,可一想到楊渥都害怕,他糾結著,想到母親跟他說過要“好好活下去”,徐知誥咬咬牙,撲通一下跪在了門口,眼淚啪啦啪啦掉下來,既然沒地方去,那就賴在這裏吧,總比到處流浪好,好歹晚上有個睡覺的地方,養母對自己還是很好的。就這樣他跪在雨中,整個人都濕透了,他想再過一會養母就會記起他的。也不知道跪了多久,他感覺腿酸疼無比,整個人快沒力氣了。這時門開了,徐溫出來了,看到徐知誥在雨中跪著,徐溫有些吃驚地問道:

“你怎麼沒走呢?”

“父母在,孩兒不能走遠。”徐知誥忍著悲傷說道。

“訓兒這麼對你,你不恨他嗎?”

“是孩兒不好,我給家裏添麻煩了。”看到徐知誥超出年齡該有的成熟,徐溫心裏一酸,他想自己已經失去一個兒子了,不能再失去一個兒子,於是他走過去把徐知誥扶了起來,說道:

“快回屋吧,爹知道你受了委屈,這事跟你沒關係!”

徐知誥端茶倒水,收拾家裏樣樣精通,每天早晚給徐溫夫婦問安,這些得益於他從小的經曆。徐知誥話語很少,但做事有條理、有分寸,小小年紀想的也很周到。爹娘一旦生病了,徐知誥總是在床前端水送藥,噓寒問暖,討得徐溫夫婦歡心的不得了。時間長了,連府裏的人也時常說徐知誥是個孝子,將來定是一個有情有義、有出息的人,徐溫聽到這話後,懸著的心踏實多了,也覺得很是欣慰。倒是徐夫人心直口快,經常在徐知訓幾個兄弟麵前表揚徐知誥:“你們啊,沒有一個比得上誥兒孝順。”

“娘,再好也是養子,養子還能比親兒子孝順的。”徐知訓不服氣的說道。

“休再胡說,以後不許你們動不動就養子、養子的,他就是娘的親兒子,和你們一樣的。”

“哼,真不懂爹,明明都有幾個兒子了,非要收個養子,真不嫌兒子多。”

“還胡說,訓兒,你是徐家長子,應該有長子的樣,應該懂得愛護自己的弟弟。”徐夫人深情地對徐知訓說道。

“我不管,反正我的弟弟裏沒有他。”說完徐知訓就賭氣的走了。

徐知誥知道徐知訓不喜歡自己,長期寄人籬下讓他學會了容忍,但隻要一想到楊渥,徐知誥都覺得不算什麼了,畢竟養父母對自己還是很好的,他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