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走為上計(1 / 3)

“國舅爺的性子皇爺也知道,便命手下收拾盧颺,不過卻被盧颺全給打翻在地了,然後還揍了國舅爺一拳,鼻子都被打破了。”

萬曆皇帝聽得很認真,聽完之後臉上卻沒有怒意,也不知怎麼,一聽說是盧颺打了自家小舅子,他也覺得自家小舅子也確實該打了。

對於鄭國泰幹的那些齷齪事,萬曆皇帝早就看不順眼了,都想自己出手教訓一下這個整日敗壞自己名聲的憨貨,不過礙於鄭貴妃的麵子,卻一直下不去手,此時見盧颺替自己揍了一拳,心裏竟然還有些滿足。

“嗯,這盧颺身上是有些功夫的,若不然之前也殺不了那麼些個韃子,國泰這孩子這次是碰上硬茬了。”

萬曆皇帝說著嘴角竟然還浮現了一絲笑意,李恩偷眼看著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按說這李恩也貼身跟了萬曆二十來年了,對於萬曆皇帝的脾氣也算是了解的細致入微了,可是對於萬曆皇帝對盧颺的態度,他可是看不懂了。

要說這盧颺年少有為,殺了幾個韃子,該賞的也賞了,但這萬曆皇帝對上盧颺,便寬容了許多,即使打了自家小舅子,也沒有生氣。

不過話再說回來,這盧颺也是本事,不光會武,而且會文,李恩是東廠掌印,對於盧颺在京師的文名,他可是清楚的很,坊間對於盧颺已經有了大明蘇東坡、辛稼軒的美譽。

而除了文武全才之外,這盧颺還有商才,就劉若愚那個酸儒傻帽,經過盧颺一番指點,這個月的皇產收入儼然多了三成,可是在皇爺麵前找回了麵子。

李恩知道盧颺受寵,便也不好說什麼,不過萬曆皇帝卻又開口了。

“這少卿是不是不認識國泰啊。”

李恩聞言,心道:完了,如今萬曆皇帝都開始為盧颺找理由開脫了。

“那盧颺應該是第一次與國舅爺見麵,打人的時候還說鄭貴妃娘娘沒有這樣的兄弟,但是到底認不認識,奴婢也不好說,不過奴婢知道,在發生衝突之前,盧颺和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公子喝酒,而且大人的時候,駱公子也是在場的,而且打人之後,英國公的長孫張世澤又請了兩人喝酒。”

作為東廠的掌印太監,李恩自然對錦衣衛沒什麼好感,所以有意無意的說了這樣一段話。

其實這段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盧颺可能真的不認識鄭國舅,但是駱養性和張世澤不會不認識,所以盧颺肯定也知道打的那是鄭國舅。

“好小子,小心眼子還不少。”

萬曆皇帝自然從李恩的回話中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也知道了盧颺不認鄭國舅的原因。

“外廷的文官們有什麼動靜?”

經過幾十年與文官的鬥爭,萬曆皇帝凡是涉及鄭貴妃的事都要留個心眼,所以作為一個政治老油條,萬曆皇帝還要多問一句。

“有幾個官員正在串聯,說要聯名彈劾鄭國舅,而且已經有官員上了折子。”

“六部九卿和六科的有動靜沒有?”

六科雖是七品官,但是大明官場流行以小製大,到了明末,六科廊官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政治力量。

“吏科的齊詩教和兵科黃彥士昨夜見了麵,兩人談到深夜,但是今日還沒見到動靜。”

李恩這東廠掌印做的委實不錯。

“好,接下來多關注一下這件事的發展,有可疑的地方務必盡快來報朕。”

齊詩教是齊黨黨魁,黃彥士是楚黨骨幹,這兩人見麵,讓萬曆皇帝心中有些犯嘀咕,而且齊詩教還是方從哲的門生,而方從哲又是浙黨的,這相當於齊楚浙黨聚在一起了。

“明年京察了。”

萬曆皇帝嘴裏嘀咕了一句,接著又問道:“錢一本那邊可有動靜?”

錢一本是工部尚書,是東林黨如今在朝的為數不多的高級官員,所以尚在朝為官的東林黨人,為其馬首是瞻。

“尚沒有動靜。”

李恩也清楚自國本之爭以來的黨爭局麵,所以對於幾個黨派的黨魁和骨幹人物,都有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