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僧心中暗自吃驚,卻並未出聲。四人在死人街的屋瓦上疾走,過了不多久,已是離開了死人街,在長安城內的大小屋宇上飛奔。路上亭台樓閣漸多,已是離皇宮不遠。
夜雨甚濃,普真故意要展露出自己的功夫,自他成名數十年載後,這還是他第一次在後生晚輩麵前這般做。
他腳下看似緩慢,其實每一步均邁出極遠。須臾間,已是領先於曹東籬數十步遠。
“阿珍,抱緊了。”曹東籬當然不肯落後,步伐當即加快。他與普真和尚愈行愈疾,很快將功力較為遜色的敬思和尚遠遠甩在後頭。
普真見他懷裏抱著個人仍能跑得如此之快,眉頭微皺,口中輕念了一聲佛號,隨即施展出自創的滴水功。
他的內力堪稱天下至柔,他丹田運氣後,內力凝附於僧袍之上,使得天上落下的雨水盡數從旁滑過。僧袍隨風鼓漲,竟幹燥如常。
曹東籬微微一笑,“前輩武功不凡,那在下隻得露醜了。“
他右手五指輕張,後背上那柄極細極窄的劍竟自行脫鞘飛出,劍柄落於他的掌心之中。
他手握細劍,道:“此劍名為蒿行,因氣而動!“
他隨手輕揮,這柄名為“蒿行“的細劍脫手而起,在空中飛旋不斷,舞得密不透風,如一把雨傘般將他與阿珍籠罩其中,將撲來的雨點盡皆隔開。
阿珍望著頭頂上方銀色閃亮的光幕,隻感這個透濕的雨夜乃是如此地巧妙,宛如夢境般。她緊緊地抱住曹東籬的背,將自己的胸口貼緊了他的胸口,感受他心髒的跳動,直幻想這一刻能夠永存下去。
普真和尚眼睛緊盯著空中飛舞的細劍,表情微怔,腳下卻仍健步如飛,歎道:“不愧是好劍,果真疾動如影,即便是秋天的胡雀在蒿草上飛行,想來也不過如此吧!“
他先前自認武功高出曹東籬許多,此刻卻已不敢妄下定論。他已然看出,此人的功夫三分在身上、七分在劍上,說起來應算得上天底下第一等拔尖的劍客!
曹東籬鼻中冷哼一聲,“此劍之名出自我曹氏先祖魏武帝的名篇《蒿裏行》,所謂‘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是也。此劍之所以靈動,乃是由於它參透了白骨斷腸、千裏蒼涼的心境。“
“哦,劍也有心境?貧僧以為劍不過是鐵打造的死物,何以能有這般說法?“普真心中生奇。
在他看來,普天之下可稱為劍術大宗師的人唯有夔王李滋。這曹東籬所說的話無疑有些離經叛道,李滋若是聽見,不知會如何看待?
“我認為劍有心境,那便是有。“曹東籬微微揚起了下巴。
這一刻,他的驕傲展露無遺。
他突然停下了腳步,“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兒,大師這是在用調虎離山吧?你是在故意引我離開死人街!“
普真見他不肯再前行,隻得也停了下來,“阿彌陀佛,敢問曹施主的這番話又作何解?“
“在下突然想起,當年那個九毒老仙在契丹草原上時是長有胡須的,並且甚為濃密。這對於一個曾經自宮過的人來說,絕非正常之事。“曹東籬笑著說道。
普真沉吟了片刻,道:“或許……他當年所謂的自宮是假的吧?”
“皇宮檢查森嚴,自宮不可能作假。”曹東籬搖了搖頭,“隻怕是因為他練了某種可以使身體漸漸複原的神功。”
“阿彌陀佛,隻怕普天之下沒有這等怪異的神功吧,曹施主多想了。”普真靜立於夜風中,好似一顆枯柳,臉上流露出一絲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