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北苗生變(2 / 2)

孟休等人籌劃良久,早已準備好萬全之策,萬箭齊發,北苗王千餘人死於亂箭之下。北苗王死後,刀峰露出崢嶸麵容,統南苗兵攻打北苗。北苗兵不備,軍中又多有刀峰親信,南苗兵攻到,各寨不戰自降者居多。

南苗大軍攻擊北苗王寨時,隻有北苗王親兵二萬堅守王寨,餘寨苗兵皆投降刀峰。北苗王妃見大事不妙,命親兵保護家眷,突圍星夜逃往零陵。

刀峰見北苗王女眷逃走,欲要斬草除根,派孟休率精騎往追。北苗王妃在逃亡途中,見孟休緊追不舍,命十餘親兵快馬通知零陵接應。北苗王親兵便戰便退,將要到達零陵時,二萬兵馬隻剩萬餘。

此時孟休所部銜尾追到,將北苗王妃等人團團圍住。此時零陵太守喬瑁已接到消息,知道北苗王妃身份特殊,不敢怠慢,命守備博士仁率軍前去接應。博士仁為金旋舊將,見事情緊急,叛軍勢大,急開甲庫,盡起民兵三萬前去救援。

孟休追兵也隻三萬有餘,見博士仁所部人馬眾多,不知虛實,率軍退回。北苗王妃此時方出險境,身邊親兵已死傷大半,親兵隻剩五千餘。

喬瑁救得北苗王妃,問明情況,大吃一驚。一麵具表快馬報往長安,一麵通知桂陽、雲南兩郡,道南苗已反,急起民兵,保全城池。又使人報往鄱陽黃忠征南軍駐地,通報軍情。

黃忠得報,與徐庶商量。徐庶道:“將在外,遇事當決斷。我大軍雖奉旨征安南,南苗反叛,為心腹之患,主公必會讓我等先平苗疆叛亂,然後攻打安南。不若我等具表朝廷,同時分兵三路急赴雲南、桂陽、零陵三郡,防備南苗趁虛攻打城池。每路十萬兵馬,必可保城池無虞。”

黃忠立即分派兵馬,徐庶速寫出兵上表,軍鴿急送長安。黃忠命孫策軍團急赴雲南,張飛軍團急赴桂陽,張遼軍團急赴零陵。自與徐庶率餘軍三十萬暫駐鄱陽,靜候聖旨。

三路軍團未到,聖旨下來,命黃忠部六十萬大軍趕赴零陵。黃忠率大軍起程,孫策兵團、張遼兵團在薑維、龐德軍團趕到後交接防務,也趕往零陵。

祝融夫人接金旋命令,統率北苗王親兵五千,在零陵操練,作為金旋大軍向導。祝融夫人心急複仇,派北苗親兵數十人潛回苗疆打探消息,又派善談者數十人,秘密潛回,聯絡北苗舊部。

金旋見北苗親兵集訓完畢,糧草、器械調撥到位,召集零陵諸位文武,黃忠、徐庶所轄六軍團副將以上將領,零陵太守喬瑁、守備博士仁,親兵大將典韋,祝融夫人、水融夫人,馬超共三十九人,布置征戰苗疆戰略。

金旋見眾人到齊,道:“中原人皆道南苗為不毛之地,瘴疫之鄉,不宜遠征,其實所知不詳。率土之濱,莫非王士。南蠻土地富饒,苗民不會耕種,不習中原文化,多以打獵為生。南蠻耕地極少,非其土貧瘠,實是苗民不得其法也。北苗為祝融夫人姐妹族人,以撫為主。南苗之地,離國甚遠,人多不習王化,收伏甚難,為人反複,盡可族滅。”

金旋祭旗,決定出兵。命趙雲、祝融夫人為先鋒,曹休、張任二將為副將,率十萬餘兵馬先行;自率中軍,徐庶為軍師,總督黃忠軍團、孫策軍團、張飛軍團、太史慈軍團、親兵軍團,統典韋、水融夫人、曹仁、周泰、文聘、嚴顏、張嶷、文鴦、孫翊、張合、李嚴、王雙、徐晃、王平、全琮、丁奉等將共四十五萬兵馬;命張遼為合後,許褚、淩統、郝昭、程普四將為副將,統十萬兵馬,督運糧草,接應糧草器械。

大軍近七十萬,進攻苗疆諸寨。大隊人馬,各依隊伍而行。饑餐渴飲,夜住曉行;所經之處,秋毫無犯。

卻說刀峰聽知金旋自統大軍而來,與諸弟、孟休、孟鐵等人商議,分兵三路。諸弟取中路,孟休、孟鐵在左,刀鋒在右,三路各引兵六萬迎敵。

刀峰五弟刀嵐為前部先鋒。刀嵐身長九尺,麵貌醜惡,使一枝方天戟,有萬夫不當之勇。領本部兵一萬,離了大寨,前來迎戰。

前部先鋒祝融夫人,才入界口,正遇刀嵐軍馬。兩陣對圓,祝融夫人出馬大罵道:“反賊早早受降!”刀嵐拍馬與祝融夫人交鋒。

戰不數合,祝融夫人詐敗,刀嵐隨後趕來。走不數裏,喊聲大震。曹休、張任兩路軍殺來,絕其後路。趙雲伏兵與祝融夫人合兵殺回,四員將並力拒戰,生擒刀嵐,殺盡其所部兵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