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郡守將徐江為徐閣長兄,東道郡城守軍隻有三萬。呂布、曹彰兩路軍團紮下營寨,早有探馬報入郡城。徐江不由大驚,與眾位文武商議對策。
謀士河清雲道:“中國軍隊兵精將廣,呂布乃中原第一勇將,曹彰亦為百戰猛將,兩人手下諸將,多有精通韜略之士,王子不可輕敵。”徐江心急三弟血仇,道:“且待先觀敵軍虛實,再作計較。”
次日清晨,呂布、曹彰升帳點將,廖化、高順、紀靈、朱恒、霍峻、李典等將俱齊。呂布傳下軍令:“廖化所部為前隊先鋒,往城下討戰,高順所部隨後接應,餘將集合眾軍,前往觀敵壓陣,伺機攻城。”眾將一齊得令,一個個摩拳擦掌,上馬前去廝殺。
廖化所部久未用兵,隻聽得三聲炮響,徑赴城下挑戰,一齊出營,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再講那徐江,帶領眾位倭將,調齊守兵,齊出城來,擺成陣勢。眾將保著徐江出了營門,抬頭一望,見中國士兵整肅,盔甲明亮,分外猙獰,知道厲害,吩咐倭兵準備強弓,射住陣腳。
廖化拍馬揮刀前來討戰,徐江命倭將滕桂出陣。滕桂迎向廖化,拍馬交鋒,二馬相交,刀槍並舉,並不答話,戰未三合,早被廖化一刀結果性命。徐江一見大怒,揮大刀親自來戰,廖化抖擻精神,與徐江交鋒。一個是中國的好漢,一個是東倭的英雄,大戰了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倭將滕麻是滕桂之弟,此時心急親仇,見徐江戰廖化不下,拍馬掄刀便來助戰。這時恰好高順領兵剛到,大喝一聲,挺槍來戰滕麻,兩人戰無數合,高順奮起神勇,一槍刺滕麻下馬。徐江大驚,將大刀一擺,舍命來救時,早被高順又複一槍,結果性命。觀陣倭將一見連失兩將,吃了一驚,害怕廖化、高順兩將夾擊徐江,一齊掩殺過來。這邊陣上中軍已到,紀靈、朱恒、霍峻、李典,一齊出馬迎敵。隻殺得征雲冉冉,殺氣騰騰。
呂布、曹彰見倭兵主將盡出,帶領所部兵馬一齊搶城,徐江等眾倭將,正與廖化等人激戰,欲要速戰速決,盡數衝來。隻聽得一聲呐喊,呂布、曹彰卻去搶城,徐江無心戀戰,虛晃一刀,回馬而走。廖化等將率兵殺來,橫衝一陣,將倭兵衝做兩段。徐江正在回軍,卻被攔在後邊,被廖化等將率兵團團圍住,四麵圍住了廝殺。徐江略慌了一慌,廖化、高順兩將合擊,廖化一刀下劈,徐江忙舉刀一架,被高順一槍穿透前心,死於非命。
呂布、曹彰趁倭兵不備,搶下城池。曹彰安民,護住城池。呂布率兵殺回,與眾將前後夾擊,絕不容情,隨後追來,隻殺得那些番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呂布、曹彰兩將奪下城池,兩人相商,曹彰率軍守護城池,呂布率軍奪取周邊港口,追剿殘兵。
卻說趙雲、太史慈兩路兵馬,來到東飛郡下,紮穩營盤。趙雲即率本部兵往城下挑戰,東倭二王子徐海此時尚未得徐江死訊,但三王子徐湖卻是一母同胞之弟,常思率軍報仇,但兵寡將微,不能成行。聞趙雲在外挑戰,不由怒火中燒,不顧城中守軍阻攔,率軍出城迎敵。
徐海為人莽撞,卻是三兄弟中武藝最為高超之人。眾倭兵跟隨徐海出城,一見敵軍領兵將領麵如冠玉,容貌俊俏,雙眼帶煞,不怒自威,所部兵馬卻非傳說中精銳。徐海也不答話,揮刀往趙雲身上招呼。
兩將交鋒未及三合,趙雲撥馬便回,徐海緊追不舍,倭兵見徐海往追,皆隨其往前。趙雲率所部退出三裏地左右,勒住戰馬,排列兵陣。所部士兵宛如脫胎換骨,現出一股崢嶸氣勢。
徐海正在疑慮,隻見四麵呐喊聲起,文欽、曹休、張任等將率所部兵馬殺到。徐海知道中了趙雲誘兵之計,忙率軍突圍。但所部兵馬不到三萬,被十萬中國精兵包圍起來,衝突不出。
太史慈趁守兵主力被趙雲誘出之時,統兵攻城,城中守軍不足三千,焉是對手。未幾時,城池便破。太史慈所部殺盡城內倭兵,城內文武凡有職事者,皆被太史慈部兵趕盡殺絕。太史慈見大事已定,命曹仁、王平兩將守護城池,自與周泰出城往助趙雲。
徐海倭兵被趙雲所部圍困,士兵多被中國強弩所傷。徐海知今日難免,對趙雲大叫一聲:“是好漢者與我單打獨鬥,恃多勝少,非英雄也。”
趙雲向來自負,聞言大笑,讓士兵讓出一塊空地,與徐海獨鬥。趙雲為金旋手下有名勇將,剛才與徐海交戰,詐敗引誘守兵出城。此時兩人交手,卻已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