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國喪(1 / 1)

建元八年,春。

北昭京城的哀鍾足足敲了二十七下。

四月大雪,上至官員,下至平民百姓依服製穿著喪服。

皇後與太子薨,行國喪三十六日。

皇帝在太子東宮和長樂宮與平山寺增設三處超度道場,喇嘛滿編有一千五百人,為皇後和太子誦經超度。

皇帝以古往今來最大的祭禮厚葬皇後,長街人們行叩拜之禮。

宮中秘聞傳至民間,眾人都知皇後太子死於非命,天降大雪哀悼賢後。

酒樓一身白衣的男子立在窗戶,他望著的方向便是那紅色圍牆的皇宮。

雪落在他的手上,融化成水。

酒樓裏,說書先生正口沫橫飛。

“四月飛雪,必有冤情,上達天庭。

當今聖上迷戀妖妃,曾道詩:芙蓉為麵柳如腰,兩眼秋波分外嬌。

雲裳輕裹身錦繡,疑是神女降塵囂。”

“大家注意沒,雲裳輕乃是妖妃的閨名,你要問我如何知曉,那妖妃乃舞姬出生。

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

白衣男子轉身,將一錠銀子扔給小二。

“打賞給這位先生的。”

“好呢,多謝公子,公子慢行。”

白衣男子走在街頭,看著百姓為司徒珝行叩拜禮,深邃地眼底閃過一抹憂。

他抬頭看著紛飛的大雪,麵色清冷:“阿珝,你看這北昭,廣千黎民都記得你幾處好,偏偏他不曾記!”

……

皇宮。

綺春閣。

雲裳輕眉頭緊蹙,食不下咽。

“娘娘,您多少吃一些,要為腹內皇子考慮。”

她的貼身侍婢蘭芝道。

“本宮為腹內麟兒殫精竭慮,除皇後,除太子,而今不想這司徒珝竟為天下人所愛戴,他們罵我為妖妃,喻我為妲己,本宮寢食難安。”

她不懼辱罵,隻擔心這腹內麟兒降生之日,便是她死亡之時。

帝頡自從司徒珝死後,便在沒看過她了。

帝王之心不好揣測,她憂懼。

“想辦法請張梁之大人見麵,本宮有大事交待。”

“是。”

……

夜裏,張梁之偷偷入了內廷。

“娘娘,深夜詔臣何事?”

雲裳輕坐在簾後,她扶了扶眉心,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張大人,你我是一條船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她道。

“臣不忘娘娘提攜之恩,娘娘放心,陛下旗下並無子嗣,定不會在國喪大興殺伐。

娘娘可在國喪後,重獲皇帝恩寵,臣有辦法保娘娘無憂。”

張梁之道。

雲裳輕聽了他的話,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本宮定不會忘了您,皇兒降世,我便讓你做我皇兒的太傅。”

“謝雲妃娘娘。”

張梁之意氣風發的退下,他跟著太監的身後一路從宮道上走。

一路不見人,長樂宮的哀樂和敲打木魚發出的聲音、念經聲等充斥在他的耳中。

一股陰寒的冷風吹過,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加快了腳步。

他額頭不知何時布滿了細汗,腦海中不由回蕩著司徒珝死前的質問。

“無恥奸臣,你敢屈打成招,你就不怕下地獄,惡鬼索命嗎?”

他麵色蒼白,擦了擦額頭的細汗,恍惚抬頭,就看紅色的宮牆上一個血色的身影一閃而過。

“鬼啊——!”

他大叫出聲,整個人跌倒在了地上。

前麵|領路的小太監一臉的迷茫:“張大人,您這是怎麼了?”

張梁之再看宮牆空曠一片,哪兒還有血色身影?

一定是他眼花,他擦了擦額頭的細汗,從地上爬起來:“本官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