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生不息(2 / 2)

不得不說,於大文的這些話動搖了整個晉軍高層,他們都很清楚於大文已經被抓了,劉裕可是打算把他帶回去健康斬首示眾的,現在他出現在這裏,莫非真的是宋公出現了意外嗎?

沒有人敢賭,這時候軍隊裏麵也已經開始焦躁不安,對於於大文的話耿耿於懷,緊接著,發生了嘩變。

雖然說晉軍高層很快就鎮壓了嘩變,可是為了防止事情進一步惡化,於是他們選擇了退兵,至此,吳承宗轉危為安。

僅接下來,在八月十九日,吳承名帶著手下的人回到了永嘉,見到吳承宗,吳承宗很生氣,因為吳承名擅自行動讓他夜不能寐,生怕自己的弟弟出了什麼事,但是看見他回來了也是很開心,同時也奇怪,那麼多人吳承名是哪來的?

吳承名告訴他,這些天他一直在周圍招兵買馬,這一路上他招了一千軍,還帶來了五千的百姓,最主要的是他故意製作許多的稻草人,樹立起來,然後由主要的士兵在最前麵,掩人耳目,所以看起來才會讓晉軍以為他們有一萬多人。

不得不說,吳承名這是在賭博,不過他賭對了,當然了,這也不算是賭,可以說是吳承名對於晉軍高層心理的預判。

而且這幾天他還把吳小寧找到了,吳承宗愈發開心,他看著自己的弟弟,發現他好像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讓自己處處照顧的孩子了。

與此同時,如果把目光放到劉裕身上,那就是有些慘了。

這一戰晉軍精銳有了一定的損失,雖然說並沒有傷害根本,可是如此大規模的戰爭都沒有摧毀吳家割據勢力,讓他極其窩火。

隨後他連健康都沒有回去,直接經過荊州地區,帶領劉牢之調集好的三萬精銳直接把入侵南方的三萬前秦鐵騎兵趕了回去。

九月底,劉裕解了荊州之圍,入駐樊城,震懾北方。

在這段時間裏麵,吳承宗依靠唯一一個據點,永嘉,慢慢的發展了起來,九月中旬,攻克臨海。

十月中旬,攻克晉安,十一月初,攻打建安十二天,不克,退走。

至此,吳承宗軍一共掌控了臨海——晉安一線地區,主要是沿海城市。

但是這些地方不僅僅貧窮落後,而且人口稀少,雖然說第一次晉軍三萬大軍被吳承宗擊潰,讓他們獲得了巨大的人口紅利,但是在劉裕進攻圍剿的情況下,基本上消耗殆盡。

所以現在的吳承宗割據勢力,真的是一窮二白,人丁稀少,根據《業書,武帝傳》記載,吳承宗為了掠奪人口,增加勞動力,多次帶領小股軍隊進攻建安,東陽,會稽三個方向,強迫平民百姓舉家遷徙。

這一點可以說是很不人道,並不是一個長遠發展的方法,因為不得人心,但是吳承宗之後也是極其努力的補救,那些被強迫遷徙的人按人頭發放土地和農具,並且大幅度下降農稅。

這一係列的工作吳承宗做的有模有樣的,勉強維持了自己的統治,並且為福建地區的開發做出了貢獻。

在吳承宗掠奪人口之前,三個郡人口加起來隻不過是有戶四千二百,有民一萬三千餘。

算不上多,而一直到409年(東晉義熙五年)三月份,掠奪結束之後,該地區有戶一萬一千,有民三萬餘。

翻倍的人口增長,也讓吳承宗的軍隊擴充到了七千四百人。

隻不過這樣的規模距離之前的大軍還是差了很多,但也是無可奈何,因為當地生產力低下,無法供養大規模的軍隊。

更何況那時候的沿海地區大部分都是經濟落後,開發少的地區,被貼上了貧窮,未開化的標簽。

所以為了發展,吳承宗現在隻剩下一條路走了。

那就是再次拿下建安,向西擴張。

可是不僅僅吳承宗知道建安的重要性,劉裕也很清楚,所以在包圍永嘉地區的五千軍隊撤退之後,他就讓其中的三千人在建安駐守,想死死的卡著吳承宗,讓他無法進入內陸地區。

在農耕社會,任何一個割據勢力都不可能依靠沿海城市地區發展起來,如果非說有,恐怕元末張士誠算一個,但是那基本上也是建立在海運發達,並且東南地區開發已經完善。

張士誠那時候的條件放在九百多年前的福建地區那是不存在的,所以吳承宗隻剩下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拿下建安,開拓內陸地區。

409年四月十二日,吳承宗派遣甘祖,吳承名帶領五千步兵,八百騎兵,向建安發起進攻。

當時建安的最高指揮官隻是劉裕麾下的一名親信偏將,顧海,麵對五千多的吳軍,他完全沒有放在眼裏,並且說“吳賊烏合之眾,吾親自出擊,必斬敵首!”

隨後,吳承名帶領的先鋒軍,八百騎兵在建安城外的遇見了顧海的主力部隊。

七百騎兵。

一場遭遇戰,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