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吳立炎許諾,隻要鄭氏願意幫助他,將來自己登基之後國內封地除了長安和洛陽,其他的任由她的兩個兒子挑選,並且在她死後,恩賜她和吳承宗同陵!要知道,這可是皇後才有的待遇啊!
鄭氏知道吳承宗老了,自己也不可能一直依靠他,這時候如果可以攀上吳立炎,那麼將來自己和孩子的日子也好過一些,所以就同意了。
於是右安門打開,吳立炎率領三百精銳殺入其中,直奔啟華殿。
這一天吳立炎終於再次看見了他的親叔叔吳承名。
當吳承名看見吳立炎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得驚慌失措,他很平靜的看著自己的這個侄子,隨後問他:“寡人可安詳而終否?”
他想要一個體麵的死法。
吳立炎看著吳承名,心裏莫名其妙的燃起了怒火。
因為吳承名,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吳立德死了,舅舅宋得之死了,死黨林從林眾死了。
大業帝國被傷害得千瘡百孔,國威淪喪,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好不容易才站起來的中原人民再一次被打壓下去,未來幾年隻能蟄伏,無法再南征北戰。
但他還是忍住了,於是給了吳承名三尺白綾,吳承名搖了搖頭,說三尺白綾是給女人的,不適合他,他想自刎。
吳立炎把自己的佩劍扔在地上,吳承名也是毫不猶豫的撿起來在自己的脖子上劃了一下,結束了他的生命,時年48歲。
大業齊王吳承名(生卒年公元385年—公元433年),生於永嘉,業高祖靖皇帝吳三(吳承宗老爹,廟號諡號追封的)第四子,少而愛騎,善騎射。
公元407年跟隨二哥吳承宗起兵。
公元408年嶄露頭角,率領幾百人闖入劉裕軍營,營救於大文。
公元418年,統領萬人騎兵擊敗胡夏騎兵,占領潼關,弘農,宜陽,威震中原。又領八千騎兵攔截赫連勃勃,大勝之。
公元419年,北伐胡夏,攻克統萬城,殲滅匈奴貴族以及軍隊六萬多人。
公元421年,周北伐夏,吳承名發動名穀之戰,斬殺匈奴騎兵一萬多人,活捉赫連勃勃。
公元423年,周伐魏,吳承名橫掃北方,力壓北魏。
公元426年,擔任滅宋東路軍元帥。
公元429年,與太子吳立炎攻克健康,滅亡劉宋。
總的來說,吳承宗如果沒有這個弟弟,恐怕都不一定能一統天下,所以說對吳承名的評價大多都是比較中肯的。
吳承名一生的汙點就隻有反叛這一條。
大漢王朝著名的帝國雙璧是衛青,霍去病。
而大業帝國同樣有著名的帝國雙璧,甘祖,吳承名。
當然了,大業有四將,甘祖,吳承名,曹達,於大文。
但四選二,相當多的人會選擇前麵兩位。
因為他們當之無愧!
或許吳承名被帶回長安的時候就已經懺悔了,尤其是知道張懷德案件其實和他沒有太大關係之後,他更加後悔發動叛亂了。
隻不過他一直沒有勇氣去自我了斷,直到這一天,公元433年的10月21日。
吳承名的隕落標誌著大業帝國開創期的第一代名將全部凋零(林大,甘祖,曹達,於大文,宋得之,吳承名)。
至此之後,帝國進入了第二代武勳掌權的時代。
《業書》記載:“齊王承名,天資聰慧,愛騎射,武德充沛。隨太祖南征北戰,退宋武,攻中原,擊胡夏,進而滅之。”
“領軍滅魏之騎兵,克山東,淮北,與太宗(吳立炎廟號)共滅南宋,統一天下。”
“滅北燕,立不世之功。”
“反於鄴城,亡於陳留,留萬世罵名,天下哀歎之。”
(本書純屬虛構!)
(吳承名死了,終歸是有些失落的。)
(更新速度這一塊是硬傷,沒辦法,要幹活吃飯哈,再有四五章就完結第一冊了,老吳的死就是第一冊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