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鄭國覆滅(上)(3 / 3)

諸將吃了一驚,王伏寶道:“徐兄弟。那以為會有人出兵來援鄭國?”

“不可不防。”

徐茂公沉吟道:“若我是王玄應,就會向梁國求援。那蕭銑擁兵四十萬,勢力不而且,梁國緊鄰鄭國,一旦從襄陽北上,數日內便可威脅我軍側翼。”“喲”

眾將又倒吸口涼氣。

“哼!”

侯君集卻冷笑道:“徐兄弟是不是太危言聳聽了?我大趙如今雄踞北方,擁兵百萬,國勢何等強大,料那蕭銑也不敢為一個素無瓜葛的鄭國與我為敵?”

“侯兄所言甚是”

徐茂公微微一笑:“雖然蕭銳末必敢開罪我趙國,但是,萬一其考慮到唇亡齒寒之理,如當日王世充救唐一樣也來救鄭,我軍倉促無備。必吃大虧,所以,徐某以為,即便有一分的可能,也要做十分的準備。不知侯兄以為如何?”

“這”

侯君集有些沒辭了。

王伏寶趕緊打圓場道:“徐兄弟所言有理,的確是該謹慎點好。那麼,說了半天,不知道徐兄弟到底對洛陽是如何打算的?”

徐茂公這才不慌不忙道:“徐某以為,當做兩手準備。先,當派一得力將領揮軍南下,撫守重鎮南陽,萬一蕭銳當真派出援軍,也可阻於其南陽城下。其次,正如徐某所說,強攻不足取,圍城又有變數。所以,徐某以為,便哪當日取虎牢、洛口倉一樣,當以智取為上。”

智取!?

眾將有些愕然:智取了虎牢。智取了洛口倉,難道,這徐茂公還有本事智取洛陽不成?那也太神了。

羅藝忍不住道:“素聞徐兄弟足智多謀,那麼,不知此計又有何妙計來取洛陽如此堅城?”

“嗬時”

徐茂公微微一愣,這才一副胸有成竹狀道:“若想攻克雄城,最佳之策莫過於裏應外合。徐某分析,洛陽之中。一多瓦崗舊人,二多舊隋之臣,其中,必有對王世充不滿者,亦或者見鄭大勢已去,欲投明主者,所以,在攻破洛口倉之後,本將即命大量細作潛至城中,與暗樁相配合,開始策反。

結果,十餘日來所獲甚大,共井有鄭尚書左承宇文儒童、尚食直長宇文溫、散騎常侍崔德謀、殿中監豆盧達,以及瓦崗舊人房彥藻、魯儒等數十願降。

這數十人在洛陽城中,掌握私兵不下萬人,軍隊也有五千,足以與我裏應外合,攻克洛陽了。目下,徐某已與其約好獻城,隻好近日動手了。”

“太好了!”

眾將一聽,真是又驚又喜,隻覺的這徐茂公真是神人也,網攻破洛口倉,竟然便已暗中定下取洛陽之策,若是能成,那滅國之功便足以讓其名垂青史。

王伏寶、侯君集、羅藝也相視駭然。徐茂公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讓他們想起了另一個,靖。真是不得不服。

“都督”

赫孝德一聽高興道:“既如此。那計當,不知何時取城?”

“不急。”

徐茂公一擺手,非常沉著道:“一來,宇文儒童等人尚需時間武裝私兵,清除隱患。二來,也需要等的這些人夜間值守城門的時候還好下手。所以,諸公還要稍等幾日。”

“這沒問題。”

一聽隻等幾天,眾將都沒有異議,畢竟天寒天凍,一路行軍、攻城至此,他們也需要休整數日。

“那好””

“末將在。”

張亮連忙起身拱手。

徐茂公吩咐道:“後天,你即率我右金吾衛兩萬大軍南下南陽,若有梁軍來,務必要將其擋在南陽城下,不得北進,若是梁軍不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諾。”

張亮一聽,雖然答應,卻有些不太情願,畢竟,誰不想攻克洛陽、覆滅一國啊,這可比守南陽的苦差事強多了。

徐茂公見狀,如何不明白,但是,張亮智勇雙全,有他守南陽。徐茂公才放心啊,便笑吟吟地安慰道:“這次就辛苦亮公了,放心無論粱軍來不來,皆給你記大功一件。”

謝都督。”

張亮這才高興起來。

“好了。”

徐茂公鬆了口氣:“議事已畢,一路行軍辛苦。諸公就各自回帳。好休歇息吧。”

“告辭。”

眾將當即紛紛散去,轉眼間。帳中便隻剩下徐茂公一人。

“唉”

而這時,徐茂公卻悠悠地歎了口氣,顯得有些悲傷而無奈,喃喃道:“單大哥,鄭國大勢已去,你為何就不肯降呢?王世充那個蠢材,又何必給其陪葬。”

單大哥者,單雄信也,與徐茂公交情莫逆,如同兄弟。

所以,徐茂公一早就派人潛入洛陽。與單雄信聯絡,欲勸其歸降。但單雄信斷然拒絕,曰:“陛下王世充待我有知遇之恩,某雖萬死,亦當報之。”

一時間,眼看洛陽城破在即,徐茂公不禁替單雄信深深地憂慮起來。

十二月初一,王玄應於洛陽即帝位。遙尊王世充為太上皇。,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肌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