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我方明白李雪霜一夥人的目的是墨家機關城。

百年前,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洗劫了一大批奇珍異寶,其中一個英國軍官得到一座做工精致絕倫,周身鑲嵌寶石的琺琅座鍾,他十分珍愛,便帶回英國收藏。直到上世紀40年代初,英國軍官離世後,後人將他生前物品拍賣,其中的那座琺琅座鍾被一個華裔商人以一千萬英鎊的高價拍得。

華裔商人姓李,名叫李光泊,是靠修理鍾表白手起家的。李光泊得到琺琅座鍾後,略一細看,便發現,鍾表內部嵌有機關,當下他逆時針撥動表盤,待時針與分針重合在十二點方向,吧嗒一聲輕響,表盤內圈向外彈出,裏麵有個拳頭大小的琺琅錦盒。

李光泊麵紅耳漲,以他多年收購古董鍾表的經曆看來,一般有暗格的鍾表內藏的物品,價值將遠遠大於鍾表本身。

他顫抖著雙手,小心翼翼的打開錦盒,令他失望的是,盒內竟隻有一張虎皮圖畫。

看那圖畫的模樣似乎是張地圖,隻是地圖上的字歪歪扭扭,李光泊看了半天,一個也不認識。

他不再多想,又將虎皮地圖放入鍾內。

時間過去了二十年,六十歲高齡的李光泊,在一次回中國探親途中偶然間見到報紙上一篇關於川東船棺葬的發掘報道,黑白的照片模糊的記錄著大批青銅器、銅印章,而在青銅器及銅印章上的文字,李光泊越看越覺得似曾相識。

他猛一拍腦門,忽然記起了家裏的那座琺琅鍾,二十年前他一個也看不懂的文字,正是此時刻在青銅器上的巴蜀符號。

憑多年經商的直覺,李光泊覺得他家中的那副虎皮地圖一定跟一個巨大的寶藏有關,於是他費盡餘生一直潛心研究巴蜀符號,想要弄懂虎皮地圖上記錄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直到李光泊去世之後,他的孫女李雪霜,在英國家中整理祖父物品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本塵封多年的筆記,筆記上詳細描述了有關虎皮地圖和巴蜀符號的記錄,李雪霜自小聰慧過人,又有膽識,當下便決定完成爺爺未完成的心願,她花重金聘請了中國古文字學家,很快就得出了虎皮地圖上的信息。

一個關於墨家機關城的線索浮出了水麵,地圖上方數十句話,敘述了墨子不遺餘力,傾盡心血建造了一座舉世震驚,天下無雙的機關城,城內遍布機關密道雲雲。最後一句則是一句詛咒,機關城隻有墨家巨子能自由出入,其餘閑人若因貪嗔癡念妄想進入,則會永世不得超生。

李雪霜略一沉吟就下定決心,她一定要進去看看,裏麵到底藏了什麼秘密。

於是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組織人手,尋找機關城。

身邊的兩個男人都是李雪霜雇傭的打手,聽說身手了得,是退役的特種兵。刀疤男外號就叫做刀疤,確實是個啞巴,不過似乎是退役之後因意外導致聲帶被切除才啞的,耳釘男名叫陸淩亦,諧音601。

而涯叔,和我一樣,也是聽聞李雪霜高價聘請開鎖匠而來的。

不過,我感覺這個涯叔並不僅僅隻是個開鎖匠這麼簡單,並且我對他沒有絲毫的好感,不僅是他差點阻斷了我的財路,更因為他看我的眼神,總覺得古裏古怪的。

還有他手裏的那個東西,看樣子就是一個機關獸,就算涯叔不是墨家的人,也一定與墨家有些關係。

我們的船由龍王沱碼頭出發,沿芙蓉江支流上行進入烏江。

烏江古稱黔江,發源於貴州省境內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經黔北及渝東南酉陽彭水,在重慶市涪陵注人長江。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於地勢高差大,切割強,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以流急、灘多、穀狹而聞名於世,號稱“天險”。

船一進入烏江,河道就明顯變窄,兩岸全是巍巍青山,山林密布,樹茂成蔭,還不時能在林間見到一兩隻鬆鼠,猴孫上躥下跳,好不自在逍遙。

烏江水清,魚質鮮嫩,自船一開,眼鏡就扯了張網在船尾坐著打魚,半天的功夫,收上來一網的烏江魚。眼鏡征占了船上的廚房,不一會就端上來一大盤鐵板豆腐魚。

嫩白的豆腐配上細膩的魚肉,滿口鮮香。

李雪霜夾起一筷外焦裏嫩的魚塊,不住的稱讚:“中國菜就是比西餐好吃,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食材,各種食材又能依據當地的風土習俗千變萬化,看來我們這一路,王先生才是必不可少的那個!”

眼鏡聽美女誇他,沾沾自喜,又吹了起來:“李老板,你信不信,僅這一條魚我就能做出三十六種變化,不帶重樣的,保管吃得你想對我以身相許!”

我一邊大快朵頤,一邊損他:“不要臉,還三十六種變化,你以為你是豬八戒?”

眼鏡急了,正欲反駁,忽聽一直坐在船頭,拿著虎皮地圖觀察航路的601自言自語道:“咦,奇怪。”

“怎麼?”李雪霜立馬丟下筷子湊上前去。

601指著虎皮地圖中央,一段彎彎曲曲的粗線:“你們看這裏,按地圖上所示,這段峽穀名叫九陰溝,有九曲十八彎,其中十二個小彎,六個大彎,每個大彎左壁的山崖上都應該有一個巨大的溶洞才對,目前我們已經經過了兩個大彎,一個洞子也沒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