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祈禱者的對話(二十一)(1 / 2)

“抬起,抬起,好,放下,很好……”

“支架固定,鎖緊……鎖緊完畢。”

“水平平衡無異常。”

“係統自檢無異常,啟動脫離。”

“乘員脫離,係統關機。”

隨著一盞盞黃色指示燈轉為紅色,格納庫裏的整備士們終於鬆了一口氣,一罐罐滅火器被擺回原位,斧頭大刀也被收了起來。

“真是的,不過是新型機的磨合測試,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從厚重的盔甲裏脫出,“夜鶯”甩了甩頭發,側轉臉孔看向仿佛街頭團夥械鬥未遂一般的現場,長長歎了一口氣。

“那是因為小姑娘你沒經曆過早期開發的那段時光,相信我,隻要你在一棟每天都會發生爆炸的大樓裏待過一個月,你一定會覺得就這樣還是不夠安全。”

提姆技術中尉丟給“夜鶯”一條毛巾,大胡子矮人轉頭將愛憐的視線投向“盔甲”,情感複雜的感歎脫口而出。

“目前隻能算是解決了基本的有無問題,距離完善還早的很。”

“共和國……人類陣營的首批正式列裝的MDS,RX-V1‘蠻人’。”

似乎是有所觸動,“夜鶯”也發出感歎一般的呢喃。

經曆過殘酷的戰爭後,查理曼人從精靈那裏學會了三件事:如何當順民,如何削土豆,如何打仗。

留在本土的查理曼人學會怎麼去當帝國忠誠的四等公民,關在戰俘營裏的軍人們從削土豆開始,學習如何在帝國治下生存,在海外的共和國領導者、軍人和技術員則開始全方麵反思總結這場戰爭的經驗教訓。

總結與反省是相當徹底的,從國家戰略到軍事戰略戰術,再到技術發展。結果卻是令人絕望的,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就是帝國一直原地踏步維持現狀——最起碼也要一百五十年時間才能看見帝國的背影。

顯然,帝國不會止步不前,更不會留給共和國及諸國那麼長的時間。如何趕在帝國設定的時間節點之前最大限度的壯大自己,擁有最基本的遲滯乃至打亂帝國步伐的能力,正是共和國及諸國最優先的課題。而最快的捷徑就是仿效帝國,通過模仿、山寨帝國的一切來縮小差距。

說起來這是所有後進國家都會經曆的過程,沿著前人的足跡前進永遠比自己摸著石頭過河要來的輕鬆快捷。不信去看另一個世界裏的大國崛起曆程,德國、日本、某皿煮燈塔,哪個沒有頭頂過山寨王國的桂冠過?山寨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過是一種手段,關鍵是能否達到目的,即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習,掌握,最終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體係。

共和國和諸國在這方麵的嚐試……用最好的說法也是“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壁壘”,而且還不是某一項,是各方麵都碰了壁。

很久以前,羅蘭就預言過“對財團的技術一味隻是接受的人們遲早會因此吃苦頭”,現如今這個預言已經成為了現實。長期以來人們對亞爾夫海姆流出的各種技術隻是一味被動接受。一部分技術勉強還能說出原理,大部分技術人們就隻知道該如何操作,遇上故障就翻出操作手冊,按照上麵的步驟拆解零件,然後從包裝盒裏翻出用油紙包包裹的各種零配件替換上去。

麵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不明所以的技術,人們就連仿製都隻能弄出不像樣的複製品。

比方說半自動步槍,在試圖對帝國製式7.92㎜半自動卡賓槍進行測繪仿製的過程中,共和國的技術員就赫然發現己方的冶金技術連能夠持續射擊一百發的的槍機撞針都做不出來。如果是由高級技工手工打造的成品倒是可以撐到一百發以上,但這一來成本上升,產量下降就不可避免。從大規模裝備的角度來說,依然沒有任何價值。

仿製一把步槍都如此了,集帝國尖端技術於一身的MDS更不用說了。

說實話,在一開始,MDS的仿製並不在共和國十年以內的時間表上。就算是二十年的規劃表裏,也隻有探索和預研而已。

畢竟,共和國要研發自己專屬的MDS,可以參照的對象就隻有羅蘭的“獨角獸”與法夫娜的“石斛蘭”。以“模仿的起步對象”來說,這起點實在過高了。就好像讓蹣跚學步的嬰兒去模仿百米賽跑的世界冠軍是如何飛奔一樣。

“獨角獸”是很先進的機體,就算是在帝國那邊也是次世代MDS的有力候補。

但太過先進也就意味著存在更多難以理解,連摸索都無從下手的黑箱區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一邊積累技術,一邊嚐試性的緩慢研究、解析“獨角獸”所包含的各種謎題。如果一切順利,二十年後應該可以看到一定程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