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善與惡的彼岸(十三)(2 / 2)

馬賽曾經聽過這種聲音。

——為什麼不救我。

——為什麼隻有我要遭遇這種事。

從名為艾潘妮的小型化“軍團”——“塞壬”的身上,馬賽聽到過這樣的話語。

十分平靜,近乎於冷酷,感覺不到一絲怒氣,也沒有迷茫和傷心,反而更加不對勁。就像是踩進了探不到底的沼澤裏,一直會沉淪到自我消散為止……

類似艾潘妮的“塞壬”,最起碼有上百台聚集在“語言之塔”內,如果有必要,周圍的蜉蝣型“軍團”還會趕來增援。要在這種環境下向諸國外交代表團展示“阿賴耶識”?

被嚇到大概是最好的情況,瘋了或者直接掛了可是會弄出外交事件的。

可要是什麼都不做,白白浪費一整天時間也是不現實的。

這一天時間是共和國反敗為勝的最後機會,如果不能及時展現“阿賴耶識”係統,其後果是不但整個會議回到原來的方向,共和國還要麵對諸國的責難和帝國的報複。

事情要是演變成這樣,那可真是賠大了。

前進是毀滅性的災難,後退是萬丈深淵,腳下立足的大地時間一到就會崩解。

真是最糟糕也最危險的選擇題。

該怎麼才能突破這個困局?

馬賽啜了口咖啡,蹙緊眉頭將濃過頭的泥水咽了下去。

這個局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其從根源部分排除了大部分的選項,隻留下最壞的三個選項。其根本目的,是利用這種局麵來阻止共和國對諸國代表進行典範轉移,同時回避引發外交問題的風險。至於給共和國製造麻煩,事後報複,這些都是計劃順利實現,帝國將局麵完全掰回來之後的事情。對這一部分,感覺帝國其實並不十分上心。

那麼能不能利用這一點,先讓帝國順利推進計劃,待會議結束後,向諸國私下進行協調溝通呢?反正共和國的目標是進行典範轉移,有沒有經過帝國批準,是否通過會議認可並不是重點。

恐怕不行。

技術管控協議針對的目標的確是“已經注冊專利的技術”,照理說“阿賴耶識”並不存在於帝國技術專利局裏麵,理應不會產生衝突。但很難說已經對“阿賴耶識”有所了解的帝國會不會搶先在帝國技術專利局裏注冊原理構想之類的“紙麵技術專利”,之後再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來打壓共和國。退一步來講,縱然共和國用這種方式繞開專利管理體係,也會成為之後與帝國之間的定時炸彈,對謀求爭取時間壯大國力的共和國來說,這絕不是好消息。此外,在已經達成協議之後再做出繞開協商機製的行為,雖然不違背原則和條例,但也形同公然蔑視國際協議和外交基本原則,也會造成一堆麻煩。

“想來想去……也就隻能把‘軍團’和‘阿賴耶識’的事情原原本本說出來,希望諸國體諒這一種選擇。可是就算說出來了,那些家夥會接受嗎……”

小聲嘀咕著,馬賽再次舉起了咖啡杯。

充斥著亡靈喧囂的夜晚裏,本來就糟糕透頂的配給咖啡比平時更加難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