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善與惡的彼岸(十四)(2 / 2)

共和國不可能也做不到去強行扭轉那些代表的想法,先不說可行性和潛在的麻煩,這種行為本身就與“自主思考、自主判斷、自主決定”的基本理念相抵觸,不管最後是否成功,選擇這一做法的瞬間便是共和國自我否定的開始。

“這種事情果然是帝國那邊比較輕鬆啊。”

皺著眉頭,嗅著配給咖啡滿是焦油、木渣、興奮劑的詭異氣味,馬賽不禁感歎起來。

“的確。如果是帝國的話,或許就沒那麼多顧忌和煩惱了。”

“指揮官?!”

馬賽循聲轉過頭,看見法芙娜正笑眯眯的望著他,急忙起身敬禮。

“噓,小聲點。別吵醒其它人。”

匆匆回了一禮,法芙娜將手指放在嘴唇上,隨手拉了一張椅子坐下。

“坐著說吧,別光站著。”

“啊……是。”

馬賽小心翼翼的坐下,就在他開始斟酌應答的遣詞用句之際,法芙娜先開了口。

“過程無足輕重,隻有結果最重要——這是帝國的格言。一直以來他們也是遵照這句話行動的。不管喜不喜歡,這句話本身沒有錯誤,照著行事的帝國也擁有相當的靈活與彈性。”

不在乎麵子和虛名,以實績和結果為唯一目標。因此不僅不受倫理道德的約束,也不怎麼在意他人的目光,能夠稱之為“障礙”的因素從一開始就被大副減少,加上組織結構皆以高效行動為目標。不管是突發事態,還是日常運營,帝國都能快速且正確的應對。

帝國確實靈活且高效,隻是帝國的所有想法、戰略、戰術都是借著排除對自己不利或有害的東西來謀求實現目的。其中沒有任何道德、倫理和大眾觀感可以介入的餘地。

“或許要成為主宰世界的強國,要成為君臨所有人之上的存在,非得這麼幹不可。但是‘充其量也不過是死了少數人,和全體國民,和全世界的人命比起來,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撮’這種論調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立。或許那的確是合理又正確的,但將暴行正當化、常態化這一點,不容許辯駁和遮掩。”

法芙娜承認世間存在“必要之惡”,國家或組織皆存在黑暗甚至是殘暴的一麵,借此處理無法用正常渠道和手段解決的問題。且不論手段和目的,正如有光必有影,這些黑暗麵有其存在的和必要性。但影子就是影子,黑暗就是黑暗,不會因為其有合理的一麵就會成為光明。

帝國的最惡劣之處不是其殘酷無情,而是將殘酷無情正當化,將各種各樣的暴行美化成“維持秩序的必要措施”。

惡不再是惡,而是秩序的保障,被大眾所接受的善。人性、自主思考、獨立意識、個性——在新秩序之下全部成為嘲笑唾棄的對象,沒有人再願意成為獨一無二與他人不同的自我,所有人都如同流水線上走下來的量產零件,沒有個性,沒有分別,隻為維持新秩序而存在。

剝奪人性,扭曲人心的惡——這就是帝國之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