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的技術崇拜和工具理性至上所衍生出的便是人類對萬物乃至的認知徹底物化,整個社會的認知和文明扭曲,連帶著“愛”也被量化成可計算的數字,在唯有“純粹”才能強大才能生存的邏輯下,“愛”、“罪惡感”、“羞恥心”甚至是不需要的多餘之物。
在這種體係之下,誕生什麼樣的產物都不值得驚訝。即使沒有蓋亞的幹涉,李林的誕生也是必然的結果,為了“保障生存”人類遲早會用自己的手創造出能毀滅自己的惡魔。蓋亞的插手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進程罷了。
對於遙遠時空彼岸的視線與思緒絲毫不以為意,男孩那人偶般的臉一動也不動,隻是朝著窗外。然而被白光照耀的那對眼睛,卻好似麵對著牆壁外的世界。
看到此情此景,羅蘭再一次品嚐到心緒糾結的滋味。
接下來呈現在羅蘭麵前的東西,徹底向他展示了人類可以墮落到什麼地步。
如果真有地獄存在,那麼這裏一定是最深的一層。
永無止境、推陳出新的人體實驗,以管教為名的虐待和犯罪,在科學探索之名下肆意玩弄生命……
死亡在這裏不僅是隨處可見的日常,更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
直接死在手術台上是幸福的,想死卻不能,反複被肢解、剝奪、淩虐,甚至隻剩浸泡在營養液裏的腦髓也還活著——這樣的事情也屢見不鮮。更常見的是被判定無用的素體被摘取埋在腦髓裏的芯片,之後屍體被丟進分解爐。
“素體身上都是寶。除了標準的各種試驗項目,死後也能提供重要的情感記憶備份。”
“情感記憶備份?”
“合格的兵器應當具有有高度的智能、體能、服從性和冷靜。或者說理應如此。情感則是不需要的多餘之物。是故,在基因組合階段,就有意識的做了相應調整。”
基因調整是成功的,絕大多數素體都存在情感認知障礙,一些還表現出了無情型人格障礙,完全滿足了要求。
隻是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執行潛伏滲透任務的可能性。
所以感情還是必須的。哪怕僅僅隻是為了混入人群不顯得突兀,不至於走到哪裏都頂著一張麵癱臉暴露身份,也要準備一個完美的虛假感情,以便能應對任何場合,隨時都能做出恰當得體的應對。
“禮儀、交涉術、音樂、舞蹈、藝術鑒賞——這些很容易準備,通過學習程序也能很快被掌握。但最重要的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表現出什麼樣的表情,身體應該發生什麼樣的對應變化,進而展現出‘正常人’應有的姿態。這就超出了教育程式所能涉及的範圍。”
難題必須被克服,同時不能影響性能,最好還能廢物利用節約成本。
三個“合理要求”湊在一起,其結果便是——
“所有素體的腦部都植入了芯片,讀取記錄素體的記憶和情緒波動,素體死亡時取出芯片,情報輸入大數據庫。經過彙總整合後輸入進最後的適格素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