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眼前這些巨艦是彼時中國製造的最先進戰船,而且艦上不少將領都是本地船政學堂的專業人才,甚至還有彼時中國最早一批留美幼童歸來、深諳西學的高材生,幾位總教習是花費高價聘請的精通帆纜、槍炮的西方人,堪稱精英薈萃;
而且該水師在此操練數十年,對當地環境、水文地理情況自是了如指掌,閩江沿岸還配有當時世界最強的克虜伯大炮,簡直天時地利人和悉數占盡,完全可以逸待勞,對遠道來犯法軍的來個甕中捉鱉,如此良機豈容錯過?
於是包括李恪在內的一眾官兵紛紛請戰。
少年壯誌並無錯,然而後麵發生的事,卻讓他始料未及,簡直讓他覺得自己愚蠢透頂。
因為他們滿心期待的收到了朝廷的答複,然而命令竟然是:"彼若不動,我亦不發!"
船政艦隊將領哪敢忤逆上意,於是不顧廣大官兵請戰的熱情,不顧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無禮挑釁,依然下令:“無旨不得先行開炮,必待敵船開火,始準還擊,違者雖勝尤斬!”
李恪聽到這個消息時十分不解:大敵當前,不正是奮勇殺敵的好時機嗎?且不說戰機稍縱即逝,但現在執行這個命令,戰端未開豈不等於作繭自縛?
怎奈軍令如山,而自己隻是一個最卑微的水手,隻好把這份憋屈塞進心裏,安慰自己道:或許他們有更深的考量吧。
然而事實證明,根本沒有考量,隻是懦弱而已;
當年七月初三13時56分,法軍將領孤拔接到命令後,趁落潮的有利時機指揮法艦發動了突然襲擊!
炮聲隆隆,火光衝天,福建水師艦隻未及起錨,就被法艦第一排炮彈擊沉兩艘,重創多艘!
而戰鬥開始後,清軍最高將領竟嚇得神慌意亂,暈倒在地,由隨從扶起逃命,福建巡撫以及旗艦“揚武”號管帶兼艦隊指揮也都先後逃之夭夭。
千算萬算,沒算到居然是這樣的局麵,一時群龍無首,危在旦夕矣!
而李恪所在艦艇也未能幸免,船頭遭受重創,船身犄斜行將沉沒;
“哥,這船不行了,我們也快逃吧!”眼見同伴四處逃難,李恪的弟弟也等不急了,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此時的李恪眉頭緊鎖,目光如炬——他不甘心啊!一炮未發怎麼能就這麼完了呢?自己滿身的力氣都還未使出啊!
於是他踉蹌的爬到炮台,艱難中發射了一枚尾炮。
在烽火連天中,這隻是一枚毫不起眼的尾炮,做著近乎無謂的垂死掙紮,然而眾人沒想到的是,或許是這股意誌力過於強烈,奇跡發生了!
這枚炮似乎長了眼睛一般,帶著無限怒火準確地擊中法國旗艦“富爾達”號,竟一舉擊斃其5名水手!
一時甲板上眾人歡呼,紛紛停止了逃難回到了崗位上,並重新燃起了戰鬥意誌:戰鬥未止,一切皆有可能!
在十分不利的情況下,福建水師下層官兵接起了重任,英勇還擊!
硝煙四起,戰火連天,李恪和同伴們奮力廝殺,發出最後怒吼。
“還有多少彈藥?”
“隻剩下最後一顆了,船要沉了!”
“好,那我們就打好這一顆!”然而這一次當李恪準備裝上炮膛再次反擊時,一旁的弟弟似乎發現了狀況,突然衝過來一把將李恪推進了海裏;
當李恪浮出海麵時,發現一枚魚雷快速襲來,很快發出一聲轟天巨響,軍艦中彈後竄起熊熊烈火並開始迅速下沉,而艦上的官兵全部壯烈殉國!
他被眼前慘烈的一幕徹底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