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初中三年是關鍵,家庭是男孩最重要的學堂(1)(1 / 3)

初中三年,決定男孩一生的關鍵

絕大多數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是,如果隻有愛的想法卻沒有正確的方法,結果往往隻會徒勞無功。初中階段,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男孩由於個性鮮明,這個階段對他們來說更具有非凡的意義。可以說,這是他們生理、心理、思維再次得到升華的關鍵時刻,堪稱為他們人生的轉折點,家長理應給予高度的重視。

初中生處在從兒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一般稱為少年期或過渡期。這個階段,孩子生理上發生突變,身體各器官發育以及四肢發育逐漸接近成人,在思想認識上卻處於半成熟、半幼稚的階段。這時,小學時的情緒衝動和遊戲色彩會逐漸減少,被較為自覺的意識所代替,而且開始意識到個人對於他人、集體和社會的責任。同時,他們企望在人際交往和各種活動中表現出自身的力量和作用。他們常以具體的道德形象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對於崇敬的人物和道德行為,會努力去模仿。有時帶有主觀性和片麵性,還沒有完全擺脫情感衝動的特點,理智性不夠。同時,他們對世上的許多事情感興趣,對許多重大問題希望知道答案,這就是世界觀問題有了初步萌芽。

這種特點,都要求家長誠懇、熱情地支持孩子的積極性、獨立性,減輕對他們的限製。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在道德認識上發展,促進他們的道德行動。

現代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一體,三者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家長們迫切想讓孩子成才的心往往讓他們有兩種傾向,一是不信任學校及老師,惟恐孩子學得不夠多,不夠好,在課外會給孩子安排大量的補習班,恨不得把學校裏講過的課程讓他再次地聽上十次八次的;二是完全依賴於學校,孩子隻要按時上學,不逃課,不缺課,家長就不再有絲毫幹涉。實際上,這兩種傾向都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做到良好的結合。

家庭教育是每個家庭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其根基在於家庭,關鍵人物便是家長。對於處在初中階段的男孩,家庭教育的重點不應該隻關注在學習上,還應該照顧到男孩的生理、心理以及思維的變動,因為處在這一時期的男孩由於自信、自尊、自立、自強的心理活動,行為的自覺性都有所增強,他們再不像小時候那樣隻想依附於大人,自主意識的發展使他們越來越迫切地想要掙脫一切管束。可是,這種獨立的願望卻與實際能力存在著矛盾,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男孩更易產生叛逆心理,甚至對老師及家長產生敵對情緒。如,他們開始有了想獨立解決自己生活中所碰到的任何事情的願望,不再願意和父母談心事,與家長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他們學會用懷疑的態度去辨認世界,雖然這是一種開始趨於成熟的表現,但是由於初中生特有的年齡和心理的特點,理解事情往往具有片麵性,又不肯輕易地聽取他人的勸告,固執己見或無原則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家長不能在此時給予正確的心理指導,男孩的成長必然會是艱難的,甚至是痛苦的。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不容小窺的。

那麼,家庭教育的著重點應該放在哪些方麵呢?

1.道德水準

初中階段是德育的關鍵時期。家長把關心點不要過多地放在男孩的衣食住行上,一味地遷就隻會讓他們陷入享樂思想中不可自拔,拜金思想也會與日俱增。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對男孩勤儉品德的培養,讓他們形成吃苦耐勞的生活作風。

2.學習成績

初中相較於小學來講,科目明顯增多,而且每一門學科的內容逐漸趨於專業化。由於小學科目多為常識性知識,記憶的多理解的少,而初中科目則更注重於邏輯性及知識的嚴密性。這種過渡往往會讓一些初中生覺得不適應,一時間思想轉化不過來,從而導致小學學習成績很好,可是初中卻變成了差生的結果。所以,家長要對男孩的學習勁頭多加鼓勵,防止他們厭學情緒的產生。

3.心理發展

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製造一些困難,鼓勵男孩自己去判斷、處理、完成,這樣做不僅滿足了他們渴望獨立的思想特點,還可以培養他們抗挫折的能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同時,也可以使男孩的自信心得以大幅度地提高。

家庭教育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教育過程,其任務也是十分繁重的。可是,正因為它肩負著影響孩子一生的使命,所以,無論付出多少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值得的。把握好孩子成長中的黃金三年,它將會給予孩子一座無窮無盡的寶藏!

幫助男孩度過“初中適應期”

家庭教育的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隨著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做出相應的變化。相較於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方式來講,初中生的家庭教育應該更注重於對其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這樣才會令家庭教育具備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