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昭卻有些遲疑,避人喂他吃食他自是求之不得,但眼下周遭眾人的反應卻讓他不太自在,他暗暗往後退了一步,“歆歆,我自己來吧。”
“也行。”寧歆歆倒沒有這麼多百轉千回的小心思,就索性拿個小碟裝著遞給他,見他吃完才道,“我這裏都已經收拾妥當,現在可以去梳妝。”
走在路上,梁彥昭才道,“歆歆做的山藥好吃。”
“看你那樣,我還以為不合你胃口。”寧歆歆道。
不好吃是不可能的,她的山楂山藥擺完盤還剩下了不少,大家吃了都誇好吃,有個姓周的嬤嬤還說要回去做給小孫子吃呢。
“沒有,歆歆做的飯食都好吃。”
臉上活似打了霜,嘴上卻像是抹了蜜,還挺帶感的是怎麼回事?
——
寧歆歆前去內室更衣,梁彥昭非常守禮地留在了外室。
紅蘇取了桂花油篦著頭發,寧歆歆手支下顎神思翩翩:好像就這麼相處,也還不錯?
本來還說等他好全乎了就和離,奔赴自由戀愛的天地,但現在看來,再找一個不一定有梁彥昭條件好不說,還得從頭適應脾氣性格,有點麻煩。
而且,她來自異世,跟這時代頗多地方格格不入,旁人對她的包容度未必有老梁這麼高。
隻是,他們倆如今是個什麼關係呢?飯搭子、舍友、好友,又或者是異性兄妹?
好像都沾了一點邊,又好像都不完全是。
“太子妃,頭梳好了,起身更衣吧。”
紅蘇開口打斷了她的思緒,她聞言起身,心想算了,想不明白幹脆別想,管它什麼關係,總歸是種讓人很舒服的關係,這就夠了。
“遇明,我換好衣服啦1
話剛落下,梁彥昭便進了內室,抬眼看見寧歆歆當下裝扮,眼前一亮。
與先前的一身火紅不同,她如今換了件玉色描金繡藤蘿花的長襖,放量頗大,更顯亭亭,下著一條鵝黃色妝花山河馬麵裙,發間幾柄木蘭花岫玉簪和珍珠步搖,端的是素淨清雅。
卿本姝色無雙,自是淡妝濃抹總相宜。
他上前,讚道:“歆歆這般穿著好看。”
若仔細觀察梁彥昭對寧歆歆的評價,會發現開頭都是“歆歆”,定語全帶個“好”字——總之就是個誇。
情場浪子若這般言語,少不得要被批油膩,偏梁彥昭是個未沾情愛的,字字肺腑、情真意切,回回都讓寧歆歆受用非常、心花怒放。
尤其她之前狐朋狗友一堆,個個牙尖嘴利,且以毒舌互懟為終身愛好,回回都要爭個麵紅耳赤。
這樣一比,梁彥昭就更招人稀罕。
——
皇上和皇後相攜而至,酉時正開宴。
侍女呈上了五菜一湯,紅蘇行在最後,手中漆案上是一個裝了滾油的雙耳陶罐。
寧歆歆取下陶蓋,用兩塊方巾墊著拿起陶罐,將熱油一股腦澆在水煮牛肉之上。
早就撒在表麵的麻椒粒、辣椒麵、蔥薑蒜末被熱油的高溫瞬時激發出一股濃烈辛辣的香味。
眾人都盯著滋滋作響的一盆紅湯,詫異非常。
寧歆歆有些慶幸,南潞人大多經商,耕牛自也沒有多高地位,雖難買些,卻不至於食之違法,要不然還吃不上這菜。
趙嬤嬤站到皇後身旁準備布菜,梁彥昭揮了揮手示意她退下歇息。
嬤嬤曾得母後口諭教導太子妃禮儀,若被她看見歆歆的豪放吃相,少不得又要嚴加管教。
歆歆未必吃得了這般苦。
“父皇母後請用膳,”見趙嬤嬤退下,梁彥昭開始招呼父母,“今日膳食均由歆歆一人掌勺。”
一席飯菜賣相極佳,建平帝讚許道:“太子妃是個能幹的。”
“太子妃好手藝,我昭兒有福氣,”皇後雖心有芥蒂,麵子功夫卻不含糊。
剛剛那個油潑菜看著頗新奇,滿盆的紅油瞧著也喜人,皇後將牙箸探向了水煮牛肉。
入口第一感覺是燙,滾油、熱湯都附在肉上,燙得舌頭都想跳起來,細品便覺肉質滑嫩非常,不老不柴、嚼著並不費力,剛潑了油卻絲毫不膩,隻有麻辣鮮香的滋味於口中百轉千回,“這是雞肉嗎?”
寧歆歆道:“回母後,這是牛肉。”
“牛肉還能做得這般嫩,”皇後又夾了一筷子,嚐出確實不是雞肉,便招呼皇上,“陛下也試試。”
寧歆歆掰了塊花卷遞給梁彥昭,看著皇後說道:“這菜名為水煮牛肉,牛肉先漿了後用辣湯燙熟,就會更嫩些。”
見父母都讚不絕口,梁彥昭也持箸準備嚐嚐,卻不料寧歆歆手更快,攔住他筷子說道:“那個太辣了,你不能吃。”
說罷又夾了一筷子香菇釀肉在他碗裏,“嚐嚐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