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碗苦澀的醬油湯(1 / 1)

幾十年前,如果為了節省開支,便會在白開水裏加少許醬油、蔥花、香油,做成醬油湯,既省了一道菜,又很下飯,能節省不少開支。或者直接把白米飯和醬油湯拌在一起,吃一碗湯泡飯也算草草地打發了一頓。

現在的超市裏依然有很多速食湯包出售,但很少有單獨的醬油湯,多數是紫菜蝦皮湯、海鮮蛋花湯、酸辣湯等等,隻要回家用開水一衝,可以馬上食用。但是除了特別沒有時間做飯或者不方便做飯的人,誰會經常喝這碗兩分鍾就能馬上完成的湯呢?

其實日本人的味噌湯、韓國人的大醬湯也一樣便捷。鍋內煮開水,放入各種蔬菜或豬肉片、牛肉片,最後開鍋時加少許味噌醬或者韓國大醬,攪一攪就好。冬天裏吃出一身汗,感覺很溫暖。唯一不同的就是蔬菜和肉類已含有豐富的營養,不再是以前那碗單薄的用開水一衝的醬湯了。

高中時代的第一位曆史老師至今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就是那碗醬油湯了。她是位從安徽農村來的女孩,在蘇州學曆史直到碩士畢業,然後被分配到我們學校。她念書時學習成績優秀自然不必說,但家中條件艱苦,還有一個哥哥也在讀書,所以學費基本都是她打工自己攢的,很節省每一分錢。聽別的老師說她吃飯經常就是一個白饅頭加上一碗醬油湯,後來有一次我偶爾去她辦公室問課堂問題,看見她正在一邊備課,一邊啃著一個饅頭,旁邊放的就是一碗醬油湯。那時候,我隻是感覺她的確是個很節約的人,也並無其他印象了。

她教學極其認真,每節課都是在鈴聲響起來之前就已經來到教室,拿出準備好的講義,看看黑板是否已經擦幹淨,然後準備上課。有一天,我依然同往常一樣,從課桌裏拿出曆史書等她進來,可是等到鈴聲都已過了幾分鍾,還是沒有人進來。下麵開始有同學竊竊私語,大家很高興地議論今天是不是終於可以不再上枯燥的曆史課了。

不一會兒,一位男老師走進了教室,告訴我們原來的曆史老師生病了,從現在開始沒法給我們上課了,將由他來改教我們曆史課。大家開始紛紛議論老師到底生了什麼病會這麼嚴重,以至於今後都沒法來上課了。就這樣,大家三心二意地上完了一節曆史課。課後,我們才知道老師被檢查出了胃癌晚期,肝腹水已經很嚴重,現在住院治療。醫生說她的胃癌可能就是由於長期不吃蔬菜,一直喝醬油湯,鹽分攝入過多導致的。

課後,幾個同學商量要去醫院看看老師,於是我們湊錢買了水果來到醫院。老師半躺在白色的床上,很高興看到我們,那是我最後一次看到老師的笑容。老師指指她旁邊的姐姐笑著說,“這是我姐姐,現在就像我的按摩師一樣,我每天都渾身酸痛。”那時我並不知道老師的病意味著什麼,相信也許有一天她會好起來的。

隔了半個月不到,我們又打算去醫院看老師。大家當時幾乎都沒有什麼零花錢,我們商量著用二三十塊錢給老師買點兒什麼呢,大家七嘴八舌說了半天,最後決定買幾支花和一小盒補品,還有一本雜誌,讓老師在病床上看著解悶。我們走到醫院門口,那是家區級醫院,很久沒有整修了,醫院的鐵門已是油漆剝落,一副陳舊的模樣。在醫院門口,我看到一個中年女人邊打電話邊大哭,我感覺有點兒眼熟,定睛一看才發現是上次見到的老師的姐姐。我和同學對望了一眼,沒有說話,我們已經明白那是不好的暗示,慢慢地,我們再一次走過狹長的走廊,來到老師的病房。老師身上插滿了管子,全身浮腫,神誌已經不清醒了,旁邊站著的好些人大概就是她的家人了,看到我們都神色凝重,也沒有多說。

拿著給老師的禮物,我很尷尬,不知道是否該放下。因為鮮花和補品此時是那麼蒼白,在快要逝去的生命麵前,那些又能算作什麼,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和該說什麼。這時,老師好像看到了我們,眼神的餘光略微看了我們一眼,然後又昏昏睡去了。

旁邊的同學說了一句“老師保重”,便拉著我匆忙逃出了病房。到了醫院門口,我才喘了一口氣,感覺情緒被什麼很沉重的東西壓抑著。我想直到那時我們才明白,老師的生命已經無多。

第二天上學,班主任通知我們老師昨夜去世了,過幾天就是她的葬禮,學校會安排車組織大家一起去參加。我暗想,昨天見老師真的就是那最後一麵了。

後來在老師的葬禮上,我們知道老師的哥哥是學醫的,他堅持沒有讓妹妹接受手術和化療,讓她以較少痛苦的方式走完了最後一段。生命如此脆弱,它不是電視或者電影,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的身邊。老師邊備課邊啃饅頭,旁邊放著一碗醬油湯的場景,現在看來是如此心酸。

這不是學校中的任何一節課,但給了我比課本印象更深刻的內容,即使我希望它從來不曾發生。但是誰又能改變這一切呢?而在這課中,我學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善待自己和他人,不是堅持自己認為好的,而是考慮別人真正需要和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