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想象一碗湯(1 / 1)

當我終於收到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準備啟程去北京的時候,心中竊喜萬分。

我拖著和家人一起整理好的兩個大號箱子和三個大包,還有兩條被子,坐上火車出發了。舅舅來車站接的我,我先在他們家住上一周,等待開學。等待的這段時間,除了遊覽了北京各種名勝古跡,我還單獨去了一次我的學校,我很想先看看這所我夢想了許久的大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查了地圖後,我在舅舅家門口坐上1路公交車,這輛和我今後四年的大學生活密不可分的公交車,從北京的西邊開過天安門,一直到東邊的四惠橋,沿路北京形形色色的景象,讓那個十八歲的女孩為之著迷。車輛在京通高速上開得飛快,到終點站後,還要下來換一輛小巴車繼續前行。下車以後,我在馬路對麵望著這所從夢想變成現實的學校,校門口那個偌大的噴泉和漂亮的紅色調主樓,讓我有一種恍惚的感覺。帶著這種感覺,我甚至都沒有走進校門,隻是走過了天橋,走到門口更近地看見了那類似三角形、紅綠藍三色拚成的校徽,旁邊的收發室裏坐著一位正在看報紙的老爺爺,紅色的主樓顯得更加高大,就這樣,我又匆匆坐上了回程的車,幾乎橫穿了半個北京城。

報到那天,舅舅和舅媽把我送到學校,那天原本冷清的校門卻異常熱鬧,小禮堂前排起了長隊,都是第一天前來登記的新生。我懷著期待又惴惴不安的心情,跟著人群一起填表格、領東西,去往自己的宿舍。我的宿舍在六樓,走過幽暗的走廊、水房和衛生間,走到靠右邊的一間屋子。進了宿舍,方才體會到一點兒天南地北的感覺,來自各地的同學和自己的親人說著不同的方言,彼此都羞澀地打了個招呼。我抬頭看看,覺得每張臉都很陌生,每個人都忙著紮蚊帳、套被子、整理櫥櫃。後來離開大學,我的夢裏曾反複出現好多次這樣的場景,我好像又回到了學校,仿佛隻是放了一個暑假,然後又和大家一起鋪起了床,說說笑笑。

之後的軍訓有一個月的時間,也是很值得懷念的時光。我們在北京的門頭溝區軍訓,越開往目的地,景色就越秀美,人也越來越稀少。我在這條路上走著,又期待又有些緊張,因為我依然還是一個不喜歡人群的人,不知道能否和大家愉快相處。

軍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之一就是食物緊張,因為沒有帶很多零食,每天高體力消耗經常會餓。學校有時候會發一些食物,有蘋果,有餅幹,還有幾包榨菜,都會被我們當作至寶。那蘋果如今想來都如此清甜、水分飽滿,魚泉牌榨菜更是讓人難忘,淡綠色的包裝袋,撕開袋口有微微的麻油香氣,吃白饅頭的時候,還真的是最好的搭檔。剛吃的時候感覺很奇怪,因為在我印象中食物總是南方清淡而北方鹹辣。而魚泉榨菜不管是顏色還是口感都很清爽,上海人喜歡的斜橋榨菜表麵有著紅紅的辣椒粉,口感也偏鹹,但用來做湯配菜卻正合適,能讓菜肴的口感更豐富些。

有的時候,軍訓的午餐也會有這麼一碗榨菜蛋花湯,做法和南方飄著蔥花的清湯不同,顏色更深、質地也更厚,也許北方的湯總是顯得粗獷些吧。由於要求大家站著吃飯,所以每個飯菜上來基本都被一搶而空,我到現在都很疑惑那時大家的胃口怎麼都那麼好,學校為什麼飯菜總是準備不充分呢?或許這也是為了體現軍訓艱苦的課程之一吧。我們就是在這樣,連一套迷彩服都沒有機會洗一次的環境中過了一個月。

時隔十多年,我基本上已經記不得這些味道了。家附近的超市也賣魚泉榨菜,偶爾會買一包回家回味一下過去,把榨菜用筷子夾出,放入水已微沸的鍋中,略煮出榨菜的香味,隨後趁滾水倒入打散的蛋液,水麵上翻滾著的絲絲蛋花就仿佛淡淡的記憶,最後淋上幾滴麻油,讓過去的記憶再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