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智者對我們談到未來新世界中人和人的關係時信心十足,因為人類中某些先行者,他們已經領悟了磋商的精神並掌握其技巧。在他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種既實用又蘊涵偉大理念的溝通和團結的方式,最終它會形成人類社會共同的精神財富。
磋商不是簡單的談判,或者是妥協,它是一種對真理的追求。對抗文化常常成為我們追求真理過程中最嚴重的障礙。而磋商是要大家在坦率的、禮貌的氣氛下討論問題。各方提出的意見並不屬於個人,而是歸集體所有,由集體進行決議、取舍和改進。磋商的成功也在於參與者不論本身最初有什麼樣的意見,最後都要支持全體最後的決定。也隻有經過磋商,人類才可能獲得利益和幸福。想一想,我們人類,跑得沒有馬快,也沒有鳥會飛,遊泳沒有魚遊得好,但人類創造出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是因為,我們有理智,有溝通能力,有相互磋商、配合的能力。如果失去了這些,我們就不如動物了。
“自己的觀點講出來後,再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大家的。”這是多麼智慧的觀點。許多無謂的爭論,許多人為了麵子吵架,或者為了維護自己最初講出來的觀點常常發小孩脾氣,都是未進入成熟期的表現。
當別人告訴這位智者我整天在網上寫博客,我的博客有許多人看時,他提醒我:要有仁慈的舌頭(kindlytongue),千萬不要在人的心中播下不和的種子。
人類精神無法分割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出現一些矛盾,大家有很多不一樣的看法,如果處理不好,最後就有可能變成爭吵、衝突,甚至戰爭。這種不和諧的畫麵在辦公室中有,在家庭中有,在電視畫麵中有,在網絡中有,在高雅的學術研討會上也有??出現這些衝突,常常是因為爭執雙方都堅持“我正確,別人錯誤”的基本原則,都認為自己是在追求真理,以真理的擁有者和捍衛者自居。
不同宗教信仰的衝突是其中曆時最久、影響最深刻的衝突。這種衝突很具有代表性——大家都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都相信自己信的上帝才是真的上帝,別人信的上帝是假的。於是煽動和組織同一信仰者,去討伐別的信仰者,也就有了諸如“十字軍東征”這樣持久、影響深遠的戰爭。印度聖雄甘地曾說過一句名言:“懲罰是上帝的事!”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上帝,上帝也沒給任何人這樣的授權。當我們翻看各種宗教信仰的經文時,上帝的先知、人類的教育者,如基督、佛陀、老子、穆罕默德等無一不是在啟示、倡導和平,天下一家,人和人要相愛等等。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也常常出現這樣的畫麵。我們總會聽到諸如“我的??”、“我的主意”、“我的思想”等等這些字眼,甚至誓死捍衛這些“我的??”,不允許別人對此發表任何不同意見。先知們說的“大同世界,天下一家”不是指物質世界,而是在物質世界中每個人的軀體都是獨立的,我們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融為一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為精神是無法分割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會少一些“我的”、“你必須”等等這些缺乏磋商精神的語言。
磋商可以消除隔閡與爭鬥,唯有磋商能帶給人類幸福的未來。幾乎所有照顧到大多數人類幸福的公約,都是磋商的結果;所有成為全人類共識的真理,具有普世價值的真理,也都是磋商的結果。參與磋商的人越多,所達成的公約越具有普世價值。處在相同時代的人們,可以麵對麵地磋商,達成人人受益的條約;而處在不同時代的人們,也可以通過精神完成磋商。比如此時我在閱讀《論語》,就在與孔子磋商。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在傳承中發展,就是後一輩人與前一輩人磋商的結果。
現在你閱讀我的這本書,我希望也是一次為了找到真理所進行的美好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