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理想照進市場(3)(2 / 3)

即將進入21世紀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大批從海外歸來、自稱“海龜”的學子,突然一改往日的鬱鬱不得誌,變得熱情洋溢起來。無論是在飯桌上、咖啡廳還是在我們家的客廳裏,他們都滔滔不絕地談論一個話題:網絡。起初每當他們用一半中文、一半英文談得起勁時,我都先睡覺去了,但隨後我便覺得不對勁了。幾年前這幫“海龜”們回到中國時都心灰意冷,號稱要成立“豬八戒俱樂部”,因為在外國人們說他們是中國人,在中國人們說他們是不了解中國國情的外國人,如同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網絡”為何令他們有如此之大的變化?很快,我發現,電視、報紙也都在談著同樣的話題:“網絡”。這世界真是變化快,我意識到必須去外麵看一看,看看這“網絡”帶來的新經濟離我們還有多遠。利用春節的假期,我們從北京出發,到了倫敦、波士頓、紐約、舊金山、矽穀和東京,繞地球轉了一圈,最大的發現是,全世界的人都在談論同一話題:網絡。“網絡”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們的吃穿住行,肯定也會改變我們城市的發展和我們身邊的建築。其實我們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以“網絡”的形式存在著,隻是由於信息的不暢通,出現了不平衡和差異。為了能在信息不暢通的情況下運作,隻能把社會分成許多等級,形成了金字塔結構。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一個更平等的網絡社會顯示出了它的原型。網絡技術的出現消滅了傳統經濟中多餘的中間環節,優化了各種資源,減少了在傳統經濟中人們習以為常的浪費。

傳統經濟中,當商品經濟發展到了極致,每個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內部組織嚴密,效率逐步在提高,企業內部能達到優化運作。但在生產出大量物質財富的同時,由於未能解決信息和知識共享,未能優化資源,又使得整個社會處於盲目混亂的狀況,生產積壓、庫存增加,中間環節多,許多商品如食品和藥品,因時間而失效,造成了許多浪費,對經濟形成了打擊。近100年前,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過剩會產生經濟危機,解決辦法是走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道路。在信息、網絡不發達的年代,無數需求和供應信息無法在很短時間內進行處理和優化。今天到來的網絡經濟把人們想了100年不能解決的難題就要解決了。當我們看到ORACLE功能後,我更確信了這一點,在這裏讓我們重複這家公司的廣告詞:“要麼實施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

當然,在網絡技術應用的初期,也出現了一些狂熱和泡沫,比如在傳統經濟中一元錢可以做的事,為了用網絡技術就得一元二角。這些都是在傳統經濟中增加中間環節,誤入歧途。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節約、是優化,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如美國的一家汽車運輸公司,利用網絡技術將汽車的空載率從50%降到了5%;有一家網站將書賣到了全世界,在美國國內24小時即可送到。有人發現,飛機臨起飛前還有空的座位,電影開演時票還沒有賣出去,卻在最後的一分鍾用網絡全解決了??一個新經濟的時代到來了。

傳統經濟中人們根據信息、資本和權力的多少劃分成了等級。城市也根據功能的不同劃分出了不同的區域,如工業區、居住區、教育區、辦公區等。傳統經濟中人們每天風雨無阻地上班、下班,每天清晨把自己通過交通工具搬運到工作地點,傍晚,再把自己疲憊的身體通過交通工具搬運到居住地點,這就是我們重複了多少年的“上下班”。新經濟中,我們的工作數字化了,不能數字化的工作,逐級逐步地轉移到了小城市、鄉鎮企業。有了暢通的信息網絡,來回搬運的不再是人,而是工作,搬運工作比起搬運人更快捷、更經濟,讓人更舒適。人們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及時地將你的工作完成。這樣一個在線中國,將極大地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使中國整個的經濟效益空前提高。同時,也將徹底改變人們,尤其是大中城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有人預測不久之後將不存在非Internet公司,因為新經濟下的任何商業運作,都離不開網絡的支持。在新經濟中城市功能劃分、房子功能劃分一定會隨網絡時代來臨而改變。網絡將改變人們工作的概念,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住宅與辦公室的功能;網絡將改變人們購物的習慣,我們就應該重新審視商場、倉庫和居住的功能。